全国政协委员刘迎霞。
东北网3月11日讯(记者 孙晓锐)针对国有资本预算支出结构不尽合理、预算编制过程不够完善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刘迎霞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应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至少将央企红利的20%以上纳入公共预算用于民生。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的红利收入,本质上属于全民所有,成果应由人民共享。”刘迎霞认为,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本性支出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运用形式单一,资金具体投向不明确,不利于预算管理部门了解资金的具体运用和使用情况,难以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有效评估和考核,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她还告诉记者说,目前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内容还很粗,编制程序和方法也不太规范和透明,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不够,预算编制原则也比较简单。同时,资本预算收入科目和来源结构、支出具体项目和支出标准等不公开透明,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为此,刘迎霞提出五点建议:改革制度,尽快取消单独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在合理确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比例的基础上,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纳入公共预算进行统一配置;突出重点,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至少20%纳入公共预算,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民生领域支出、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和扶持民营企业、小企业,支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国有资本的收益和发展成果;优化结构,调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央企内部支出比例,重点用于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升级改造、重大装备国产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支出,为践行科学发展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发挥引领作用;创新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丰富资本性支出手段。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资本性支出,除采取向企业直接注资形式外,还可运用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杠杆方式;加强管理,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的使用效率,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监督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