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3日讯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法院让胡路区法院坚持从严治院、坚持规范管理,建立了一套符合院情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形成了审判管理,业绩考评、政务管理三大体系,涵盖了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管有要求,评有标准、罚有出处、奖有依据。为了凸现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这个法院做到言出法随,令行禁止、从院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从不搞下不为例。
成立机制,突出落实主体。成立独立运行的案件流程管理办公室,每天不定期地通过现场检查和网络监督,检查审判人员对流程的落实情况,根据现场检查出和网络监督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将大到不按期开庭,不遵守审判纪律、小到着装不规范,法言法语运用不正确等问题点名道姓地通报全院,发现的重大问题可直接向院领导汇报。监督落实重点一是加强立案环节监督。二是加强庭审环节监督。三是加强案件制限审限监督。四是加强重点诉讼活动监督。
明确责任,突出齐抓人管。纪检组、政工科、办公室、调研室等综合部门分工明确,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对各部门在抓落实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每周四部门召开一次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分析情况,提出工作要点,推动司法管理的工作的深入开展。
领导重视,突出推进力度。实行院长值周,在立案大厅设立院长值周室,每周二由院长值周,其余四天各由一名副院长值周,每周五下午召开院长办公会,副院长汇报本周工作,院长提出下周工作要求,对本周发现的重点问题,以“院长督办要点”和“院长督办单”的形式下发到责任人手中,在要求的时限内限时整改。
创新形式,突出提高素质。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使传统措施与新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互补,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从2008年开始,法官庭审能力考评活动正式启动,按照流程要求,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庭审能力考评表》,有计划地对全院一线法官的庭审情况进行现场考核,由资深法官组成的庭审考评小组为庭审“挑刺”,由自己人为同事“找茬儿”,这在该院尚属首次。消灭庭审瑕疵,提高庭审水平,无障碍的落实流程,是推进考评机制的出发点。使庭审现场既成为法官把握案件审理的平台,又成为向当事人和群众展示法官风采的窗口,更成为对法官能力考核的考场。考核结果与业绩考评相挂钩,考核重点是主审人,同时兼顾合议庭其它成员和书记员的整体综合评价,庭审后点评,使法官普遍感受到了压力,但也激发了他们的动力,用法官们的话说,庭审考核不亚于一场司法考试。
强化宗旨,突出作风养成。制度是行为准则,是行为规范,在一定意义上说,制度是为解决少数人的自由行为而制定的,只有绝大多数的人主动履行,自觉遵守,才能达到井然有序,和谐共赢的目的。长期以来,让胡路区法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干警的作风,提高其综合素质,形成了不违规、不逾矩,不护短的自律风气,一是坚持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发扬三老四严的传统,培养团队意识,集体意识,树立只有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的思想。二是坚持学先进、我为全院争光彩的教育,树立同样干工作我不比谁差的思想。三是坚持得失教育,树立以严谨的作风,踏实的工作求发展求进步的思想。通过作风养成教育,现在全院干警的执行力空前提高,老同志以身作则,年轻同志严格要求自己,法院的司法管理水平达到了历史最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