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省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旁听人员:哈尔滨建专业音乐学院
2012-01-13 09:52:5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音乐之城缺少专业学府

  崔杰夫:成立哈尔滨音乐学院

  东北网1月13日讯 “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由于诸多历史原因,使得哈尔滨这个在全国最早拥有专业音乐院校的城市,却与音乐学院失之交臂。”来自省音乐协会的崔杰夫对此深表遗憾。

  哈尔滨有着百年的音乐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1921年哈尔滨就有了由俄侨创办的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1925年犹太人小提琴家戈尔德施京创办了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1921年至1962年外侨在哈尔滨建立近30所音乐学校,这是全国第一批西洋音乐学校。

  崔杰夫说,哈尔滨向全国输出的音乐人才不胜枚举。从1961年至今的历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名扬海内外。而我省却没有一所能满足3000多万龙江人需要的专业音乐学院,这是哈尔滨作为音乐之都的遗憾。我省应抓住今年文化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成立哈尔滨音乐学院,培养出我们自己的音乐大师。

  崔立夫

  农村留守妇女负担重儿童缺亲情

  朱丕丽:建留守妇女儿童服务中心

  省妇联权益部部长朱丕丽根据多年的自身工作和调查研究,提出了将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列入政府民生工程的建议。

  朱丕丽说,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群体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农村留守妇女人数为44.9万,农村留守儿童为25.7万。留守妇女独自承担着生产劳动、操持家务、抚养子女、照料老人等重负。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普遍面临着亲情的缺失和安全上的隐患,对他们的学习教育、心理人格、社会行为等都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一些侵害留守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对此,朱丕丽希望我省将关爱农村妇女儿童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在留守妇女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留守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活动站等,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生产、生活服务和救助,以及心理咨询、情感沟通等。此外,要重视留守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及时妥善处理侵害留守妇女儿童权益的问题。

  朱丕丽

  铁路沿线很多老建筑被破坏

  武国庆:保护性开发龙江历史遗迹

  “我曾徒步走访我省铁路沿线,发现很多老建筑被破坏,真是很可惜。”旁听人员武国庆说,老建筑是重要的历史遗迹,我省要树立“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真实再现,不留遗憾”的原则,有规划地开发历史遗迹,特别是中东铁路遗存的老建筑,多建于1901年至1927年间,其中在我省境内遗存最多,约有300余处。这一时期的历史建筑设计精美,工艺精湛,有的现在俄罗斯境内也不多见。因此对这类老建筑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重点保护开发,并择机开展中东铁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武国庆

  拒载拼客仍时有发生

  袁乐平:增出租车缓解打车难

  冬季打车难是哈尔滨存在多年的顽症,特别是节日期间、雨雪天气,出租车拒载、强行拼客等现象随处可见,给市民及游客出行带来了困难,“打车难”也成为旁听人员热议的话题。

  为了调查哈尔滨出租车的运力,袁乐平认真查找了一组数据:2002年到2007年,哈尔滨市市区总人口由311.8万人增加到475.5万人,增长52.5%,每辆出租车负荷的服务人口则由269.7人增加到359.6人,上升33.3%。而哈尔滨从2000年起到2010年,11年没有向市场投放出租车。2010年11月,哈尔滨才新增1000台出租车。但新增加的1000辆出租车,与10年前相比也仅仅增长8.1%,年均递增率不足1%。

  目前,哈尔滨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原来不打车的人也打车了,而哈尔滨出租车的递增速度与百姓的需求不成正比,因此“打车难”困境始终难以解决。

  袁乐平建议说,出租汽车市场虽属公用事业,但它毕竟是市场,是市场就要遵循市场规律。从目前哈尔滨市民的出行状况看,乘客打车时无奈接受拼车、绕道等条件甚至被拒载,仍是普遍现象,因此哈尔滨急需增加出租车数量。

  袁乐平

  啥证明都得社区盖章

  社区代表:明确社区工作权限

  “现在什么证明都到社区来开,应该规范社区工作的权限和职责,限定社区公章的使用权限。”来自社区的三位代表都提出了限定社区管理权限的建议。

  抚顺社区的韩志荣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30项惠民工程,我粗略统计了一下,由社区承载的达到了12项,显然现在很多工作都由社区来完成。但现在社区工作职责不明晰,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社区工作达到了173项,有些不是社区所能管辖的,所以建议政府明晰社区工作的权限和职责,到底什么该社区管,什么不该社区管。”

  对此,来自哈尔滨松北区世茂滨江社区的王冬娟表示,应规范社区公章的使用管理,希望相关部门能规定到底哪些章由社区来盖,哪些不应由社区来盖。“拿我们社区为例,现在相关部门让社区出的证明事项就达到了70余项,而其中2/3是和社区没关系的,而有些证明社区根本监管不了。比如到法院离婚,两人涉及财产分割,都到社区开居住证明,我们能证明居住但证明不了房产是哪一方的,还有交通肇事、单身、未育都要到社区来开证明,有些人户分离我们也根本掌握不了。”

  来自哈尔滨大庆路景和社区的旁听代表谢威也表示,现在社区职责不清,公章使用也不清楚,像省外就医证明,外地人到我省探亲发病住院或产生医疗费用,但社区也无法监管是否产生医疗费用,也根本开具不了这样的证明。希望政府部门明晰社区职责,限定社区公章的使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