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5日讯(记者 孙晓锐) 如果有限的人生像是一个减速旋转的陀螺,那么她在扎根环卫的21年工作中,她的陀螺从未停歇过。陀螺转走了她的青春,却转不走她对环卫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她就是鸡西市环卫局垃圾处理厂公厕管理站站长陈艳君。
围着工作转,她有股“傻”劲儿
鸡西市区共有旱厕232座,很多旱厕由于建设时间较长导致陈旧老化。夏季,每逢遇到大雨,随时会发生粪便外溢现象。这时陈艳君就冒着大雨,率领清掏工进行巡回清掏。有些居民经常把垃圾袋和各种废弃物往厕所里倒,致使吸粪管经常被堵住,工具送不进去,她就得用手伸进去一点一点地掏,常常被粪便熏得呕吐不止。
冬季,厕所只能用人工清掏。有的厕所狭窄、蓄粪池又浅,必须蹲跪在粪池里用镐一下一下地刨,刨起的粪渣崩得她满身满脸。同事们关心她:“老陈,你都快退休的人了,干活儿还那么卖命,怎么那么傻呢。”是啊,她是“傻”,为了城市的洁、齐、美,她愿意无怨无悔地工作在公厕清掏第一线。
围着困难转,她有股倔劲儿
去年7月4日鸡西市区由于强降雨突发内涝,领导紧急安排她带领吸粪车辆及工作人员到受灾最严重的人友桥下,协助市政设施管理处等专业部门抢险救灾。
她一面高效完成桥下清淤任务,一面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带领车辆对市区内容易外溢的厕所开展清吸工作,做到人休车不休。一根3寸粗的清吸管有200多斤,一般男同志拿上拿下都要费好些力气,一天下来她却要反复循环作业十几次。
她连续36小时奋战在抢险一线,工人们劝她回去休息,她却始终不肯。在她心里有个信念:我是一名党员,有困难,一定要抢在前、干在前!在抢险救灾的几天里,市区内的232座公厕无一处粪便外溢。
围着群众转,她有股实劲儿
她不仅将公厕管理当成日常工作,更是将工人的困难、群众反映的公厕问题当成自家事儿办,不推脱、不拖延,赢得了群众们的广泛认可。
2007年3月4日,鸡西降下了几十年来罕见的暴雪,市区内的公厕道路全部封死。为了保证居民能够正常如厕,她带领全站逐个清理厕所周围的积雪,对个别无法进车清掏的公厕,她就亲自跳到粪坑内进行清掏。一些居民当看到陈艳君在漆黑的夜晚还在为他们清理公厕时,都感动地说:“环卫工人真是好样的,太谢谢你们了!”
多年来,陈艳君养成了每天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随时报告和处理发生的问题。为了方便群众,及时解决问题,她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了市区内各社区工作人员及厕周居民。这几年,她带领工人从正月初二开始就对公厕周围垃圾、污冰进行人工清掏清运,确保公厕周围5至8米无垃圾,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入厕,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围着亲人转,她有股愧疚劲儿
她忘我的工作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领导的好评,却愧对了自己的亲人。
一次,陈艳君正奋战在清运雪一线,丈夫突发心脏病。女儿为了让妈妈安心工作,独自带着爸爸去哈尔滨做检查。她后半夜回到家中看到女儿留给她的字条,内心抑制不住的酸楚。女儿大学放假回家,她却因工作忙得起早贪晚,女儿为了不让她工作分心,总是提前返校。她每次送女儿上火车,内心都充满了不舍和愧疚。
她担任公厕管理站站长六年来,从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每到节假日家人团聚,总是缺她一个人。据不完全统计,六年来,她义务献工达260多个工作日。由于她工作认真、无私奉献,2008年以来,她先后获得黑龙江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鸡西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城市美容师标兵、市先进女职工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面对同志们的赞许,她常说:“我是一名普通党员,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陈艳君同志以一名党员的人格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平凡的工作演绎得异常精彩,她就象一只永不停歇的陀螺一样把自己的人生勾画得异常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