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搜 索
哈市即日起取缔不合格小作坊 豆芽须带"出生证"进场销售
2012-03-01 06:11:26 来源:生活报  作者:刘畅 李伟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1日讯 理清一根豆芽的管理职责、给豆芽办“出生证”、豆芽流入市场后要有专门的芽菜检测设备和人员……最终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芽。2月29日,哈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分感谢生活报关于放心豆芽的报道,为哈市如何管理豆芽理清了思路。即日起,哈市将开展芽菜整治专项行动,借鉴沈阳成熟经验,取缔不合格小作坊,豆芽生产企业产品要有相关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哈市正在申请将检测豆芽立项,填补芽菜检测的空白。规范市场后,将扶持正规企业建生产基地,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从整治豆芽做起,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豆芽这个产品非常特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农户自己在家发豆芽吃,时间长了,不仅能满足自家食用,还能将多余的豆芽出售,慢慢地,在哈市城乡接合部,就发展出一些自发形成的豆芽小作坊。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豆芽的生产工艺也发生了改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小作坊业主随意使用和超量使用一些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添加剂。直至去年,无论国家、省市都没有形成针对豆芽的管理规范,甚至豆芽到底归谁管的权责也没分清楚。”哈市农委农产品质量监管处处长刘国洲对记者说,去年沈阳的毒豆芽事件发生后,哈市迅速反应,将豆芽的监管设在哈市农委,其他几个部门配合。哈市农委于去年年底起草了《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

  刘国洲说,生活报“让冰城市民吃上放心豆芽”系列报道十分及时,也为哈市如何管好豆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即日起,哈市将开展芽菜整治专项行动。沈阳治理毒豆芽时间短、见效快、效果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哈市农委下一步也将联合公安、质监等相关职能部门,查处、取缔不合格小作坊,开展芽菜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关于目前哈市各大市场所售豆芽没有标准、没有记录、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毒添加物的问题,刘国洲说,在此次整治行动中,将加大对芽菜生产企业、小作坊的监管检查力度,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种芽菜生产企业和生产者坚决于以取缔。对在芽菜生产过程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小作坊生产的豆芽内添加了禁用的恩诺沙星(一种兽药),违规使用了亚硝酸盐、尿素等,使用这些添加剂不仅可以使豆芽长得更长、更胖,还能够长时间不腐烂、生长周期短,长期食用这些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中亚硝酸盐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而恩诺沙星则是动物用药品。

  刘国洲说,此次豆芽整治将严格按照《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操作执行,按照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及检验方法操作。此次将采取产地证明制度,刻制和印发产地证明的专用章和产地证明单据。各村屯生产的豆芽都要凭借加盖了产地证明专用章的产地证明单据才准许进入市场流通。产地证明制度使豆芽在流通中可追溯到源头产地,一旦出现问题将有据可查。

  目前哈市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内关于豆芽有毒物质含量的检测尚属空白,也因此造成监管有一定的难度。对此,刘国洲说,豆芽是一种特殊的农副产品,它既不同于普通的初级农副产品,又有别于那些经过加工的食品。目前国家和省一级尚未出台豆芽的检测标准,而市一级只能出台生产规范。目前哈市豆芽检测依据的就是去年年底出台的《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另外,豆芽的检测和蔬菜检测不完全相同,目前哈市农委检测中心尚无检测芽菜的能力,哈市豆芽的检测只能委托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农委等部门检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哈市农委已向省农委及计量监督部门申请立项,引进芽菜检测仪器,进行人员培训等,填补哈市芽菜检测的空白。

  “打击小作坊豆芽,不是让豆芽绝迹,而是要把有毒有害的问题豆芽清出市场,最后真正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芽。”刘国洲说;沈阳市芽菜工厂化生产基地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在打击小作坊问题豆芽的同时,哈市农委将申请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引导哈市正规企业建立芽菜规模化、工厂化的生产基地,让放心豆芽重回市民餐桌。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