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造福后代
2012-03-02 09:11:41 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作者:丛中笑 张敏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3月2日讯 近日,市民经常在各大新闻媒体听到“地面沉降”这个词,与之相关联的是“地面裂缝”、“桑田变沧海”等等恐怖的字眼。市民不仅要问这些事会变为现实吗?齐市会出现地面沉降吗?记者就市民关心的问题,日前采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

  产生地面沉降原由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下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并导致一定区域范围内地面高层降低的地质现象。

  国务院日前审批同意的《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0个省区市。华北平原在下降、长江三角洲在下降、汾渭盆地在下降,这是我国目前地面沉降的三大重点片区。有数据显示,整个华北平原目前出现地面沉降的区域已经达到了64000平方公里,占整个华北地区的46%左右。

  地面沉降造成的危害

  地面沉降这种普通人很难察觉的现象是一种地质灾害。悄无声息的沉降带来的危害却可以惊天动地。百姓生活用水质量下降、防洪能力下降、城市给水供气管道因沉降变形破坏,建筑物和铁路地基下沉影响安全……甚至可能让桑田变沧海。

  专家解答地面沉降

  黑龙江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总工程师邢开听到记者提到地面沉降,他第一句就给记者吃了定心丸,“齐市不会出现地面沉降,齐市所处的地壳板块断裂带没有活动迹象。”“地面沉陷主要原因之一是板块断裂带发生变化,再就是地下资源的开采。齐市的地下矿产资源只有地下水,如果不是过量开采,就不会造成影响。”说到地壳板块断裂带的影响,邢总工程师心里更有底了,“嫩江是齐市所处的地壳断裂带,有记载以来地震仅发生过一次,时间已经久远了,地震发生在富拉尔基区的红河村一带,仅为3.0级,未构成任何威胁。目前,齐市所处地壳板块断裂带没有出现变化的迹象。”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是地面沉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市水资源管理处栾总工程师就齐市地下水储备拿出了一个表,龙沙水厂地下水动态监测点2006年到2010年监测情况。这个监测点是齐市用水量最大,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几年间水位的变化呈现波状起伏,数据显示,工业和民用水的开采量都在允许的范围内,50个监测点的数据显示,齐市北三区及富拉尔基区的地下水储量充沛,没有过量开采现象的发生。

  齐市用水的主要来源是地下水和地表水,齐市一年中心城区地下水补给量1.04亿立方米,一年工业、生活用水在4000万立方米至5000万立方米之间,这些数字显示齐市地下水资源比较充沛。

  节约用水势在必行

  栾总工程师提醒市民,虽然齐市地下水资源充沛,但是人们不注意解决用水,可怕的后果也可能会发生,节约用水势在必行。

  市民不要以为齐市地下水资源充沛,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就可以随意浪费水,水龙头哗哗放个不停。一定要加强水资源重复利用的意识,节约用水就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事。齐市的地下水水质优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堪比矿泉水。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我国50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开采过量所致,合理利用的意思是,企业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重复利用水资源,老百姓也要把自来水做到有效利用。例如,洗脸水可以用来洗拖布擦地,然后再又来冲洗卫生间。这样的例子很多,还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意。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