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 曹曦) “壮大实体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用踏实的心态把实体经济做厚做实,改变‘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尴尬局面,使发展实业成为企业家与政府同舟共济、应对危机的共同选择。发展实体经济,能够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解决民生问题,有效化解社会风险,真正实现‘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主基调。”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泰富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杨天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实体经济特别是加工制造业是社会财富积累的根本,也是虚拟经济的源泉。 ”杨天夫这个中国第一个从纳斯达克退市而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企业家一直风风火火。这次来参加会议,带来的一些建议和议案,都是围绕实体经济问题的。“我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制造行业,是真正的实体企业。对于国家整个经济体量来说,实体经济基数并不低,但是水平不高,也就是说实体经济不实,并不是说,每个制造企业就是一个完整的实体经济。目前,制造企业的生存、竞争和发展,在全球制造业或者实体经济角度来看,缺项太高。主要还是因为各级政府主抓工业、主抓实体经济的官员,还有下面的事业部门不专业,这是很突出的问题。”谈到经济话题,杨天夫眉飞色舞的神态更像一位专注于这一领域的学者。
目前,虚拟经济利润率高、实体经济利润率低,主要是宏观层面体制、政策等因素造成。“中国要想强大,必须让实业精神扎根。”杨天夫说,搞实体经济要先认知实体经济现有的结构,选定方向,而不是像搞运动一样。要搞实体经济了,全民都一窝蜂来搞制造业,都盲目跟风儿搞实体经济,造成无序竞争,最后国家投入得不到效果,民间资本投入进去就稀释掉了,不好收场。此外,搞实体经济不能光看到GDP表面的一个数字,实际要看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在整个生产活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成本变化有多大,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这需要有一个系统,需要有一个认识。因此,实体经济一定要做实做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杨天夫建议,壮大实体经济必须优化发展环境,借鉴其他省市的做法,更要结合本地实际,系统出台一批鼓励企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土地、财税、投融资、产业创新、人才等各个方面,特别是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含量、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项目将得到最优惠的政策待遇,从而为实体经济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做厚做实,真正实现“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