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烧烤业内人士自揭黑幕 干烧烤的打死不吃自家串
2012-03-21 10:55:1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辛娜 张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1日讯

  爆料者

  付女士

  2004年—2005年从业

  冯先生

  2007年—2009年从业

  刘先生

  2010年至今从业

  毛肚“一汤”用到底

  毛肚一锅汤用到底,这种手法,在付女士2004年、2005年开烧烤店时经常使用。付女士说,如果客人点一锅毛肚量少于50元钱,换用新的汤料就要赔钱,所以付女士开店时,毛肚锅的汤料就是一天一锅用到底。

  付女士还称,当时的师傅在制作腌肉调料时,就已开始使用嫩肉粉,嫩肉粉腌制过的肉口感更好。另外,为了让客人吃着香,还能再“回头”,师傅的秘制腌肉料中少不了罂粟壳、罂粟籽、增香油这些“必备品”。罂粟壳用来熬腌肉的汤汁,罂粟籽和在调料里,增香油可以保证肉质的鲜美度。这三大“法宝”可以牢牢地锁住一批“回头客”。付女士说,那时候用的肉毕竟还是好肉,“有时候烤的串,自己家人也吃”。

  “馊肉”泡完接着卖

  2007年,冯先生开起了烧烤店卖“大串”。在冯先生开店的3年时间里,市场上的羊肉分每斤20元、15元、12元三个档次,冯先生选择的烧烤用肉,一定是每斤12元的。

  那时候,每到夏天客人多、翻台率高,为降低成本,冯先生会从一些农贸市场大量购进一些变质的牛羊猪肉,为了掩盖肉变质的味道,同时增加肉香的浓度,冯先生会叫烤串师傅尽量把肉块切下,再针对肉质不同,添加牛肉精、猪肉精、羊肉精长时间浸泡,以掩盖肉的馊味。讽刺的是,冯先生如法炮制的肉串,被冠以“秘制”私家肉串的名头,成了宾客就餐必点的“佳肴”。但这种“秘制”肉串,冯先生和家人是“打死也不吃”。

  鸭胸脯肉冒充羊肉

  鸭胸脯肉冒充羊肉是目前多数烧烤店惯用的伎俩,鸭肉串是如何变身羊肉串的?从2010年经营烧烤店至今的刘先生道出了其中的猫腻:“变身”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放点“羊油”和香精,鸭胸脯肉就可以达到立即变身,烧烤时的香味,几百米开外都能闻到。

  刘先生说,鸭肉除了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外,其肉质经过处理后很容易伪造成羊肉,但其实吃起来仔细咀嚼会发现牛肉、羊肉更有嚼头,如果肉在嘴里一咬就烂的,那肉多半是“坏肉”。刘先生说,有胆小的烧烤店,采用“对半原则”:一串羊肉串上多数穿四至五块肉,其中一头、一尾穿羊肉,中间两块穿被羊油腌制的鸭肉。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