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兴海(右)的劝说下,李淑芳(左)给母亲拿了1000元赡养费
东北网5月7日讯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可对于大庆市肇州县二井镇的李淑芳来说,和自己那八旬老母相处,那可比和婆婆相处还难!
这些年来,王老太一直由儿子抚养,女儿李淑芳每年给母亲500元钱赡养费。可今年的赡养费,王老太说一直没到手。
虽然年过八旬行动不便,可王老太非要掰扯出个理来。于是,她雇了一辆车去镇上的法庭,递交了起诉状!
一看母亲去告自己了,李淑芳真是又气又恨。那么,真的是李淑芳故意不给母亲赡养费吗?
1
矛盾起因老人受委屈讨要赡养费
王老太在法庭起诉女儿后,法庭建议调解解决。4月9日,按照事先与王老太的约定,记者和肇州县二井司法所调解员张兴海一起来到二井镇的李淑芳家,见到了母女俩。
见到调解员来了,王老太说,她没别的要求,一是要赡养费,二是向女婿“兴师问罪”。
据王老太说,女儿每年给她500元赡养费,可今年不但没给,还在女儿家受了委屈。她提出去养老院生活,所以把赡养费从每年500元增加到4800元。
2
掰扯掰扯老太太的伤到底咋来的
事实确实如王老太所说吗?
李淑芳赶紧向大家解释,这里其实是有误会的。
李淑芳说,母亲当时在她家待着,和丈夫话不投机,就要回家,往外走时摔倒了,蹭破了脸,丈夫去扶,反倒让王老太大怒,她回去就说让女婿打了。这次回去也没拿500元赡养费,让她和哥哥间也闹出误会。
李淑芳还告诉记者,母亲突发奇想要去养老院,让哥哥也很无奈,后来哥哥一生气就告诉母亲“想去养老院也成,但儿女得均摊赡养费!”
王老太一听来劲了,赶紧雇车来到女儿家,来要赡养费。
俩人都说完了,李淑芳表了态:“妈,这赡养费我肯定给你,但我不同意你去养老院,你在我大哥家住得好好的,为啥非要去养老院啊?今天大伙儿都在,咱就说清楚点,你这伤到底是不是我丈夫给你打的?”
见李淑芳让步,王老太也不那么激动了,支吾了几句说,脸上的伤是自己摔的,但女婿也有责任。
3
定纷止争
千元赡养费平息“大战”
老太太脸上的伤说清楚了,接下来就得谈谈赡养费的事了。
调解员:老太太,你说你想去养老院。这村里人得咋看你儿女,不得认为你儿女不孝敬?
王老太:我不管,我这一大把年纪,在儿子家不当家,在女儿家还受委屈,多要点赡养费咋了?
调解员:去养老院哪赶上在自己家好啊?虽然法律上规定女儿和儿子都得赡养老人,可你看看现在农村,有几个女儿给拿钱?你这都挺享福了!
李淑芳:是啊,妈,要不我多给你拿钱,你别去养老院,成不?
王老太坐在炕上,盘着腿,听女儿这么一说,来了精神头。
王老太:那也成,但你得每年按时给,别像今年,拖了这么久。
听老妈这么一说,李淑芳刚要反驳,被调解员给截了过去。
调解员:老太太想通了,你当女儿的,以后就按今儿定的标准走?
李淑芳:行了,行了,我也不跟你争了,就这么办吧,我给你掏1000元,以后每年都给你1000元,行的话我现在就给你!
趁着老太太想通了,李淑芳也不和老妈计较那么多,调解员拟好调解协议,双方都签了字。
记者手记
老人很敏感儿女要用心
老妈和女儿因为赡养费发生“大战”,这事儿其实不是很多见。
调解员说得对,现在在农村,养老似乎是儿子的事儿。其实,在法律上,女儿同样要承担赡养义务,李淑芳多年来坚持给母亲赡养费,还是很孝顺的。
人们都说,对待老人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用心,老人很敏感、很脆弱。所以,一点不愉快就会让老人心里不舒服。
就像王老太,一生气就上法庭去告状,假如这官司真打了起来,娘俩肯定都会受伤害。还好,调解员一番劝解,娘俩和好了!所以,家人之间有了矛盾要好好沟通,千万不要因为家事对簿公堂,那多伤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