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18日讯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记者从哈市工商局了解到,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推出,手机消费投诉量逐年增多。今年,哈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共接到手机消费投诉216起,而去年同期仅为79起。其中,因质量问题、操作失误、软件不兼容,智能手机成投诉新热点。
市民李先生14日投诉说,自己花4988元购买的品牌手机遭遇退货难。原来,他买的新手机出现了听筒失灵,更换新机后仍听不清声音,商家拒绝退换。经工商部门协调,商家为消费者退了货。市民李女士花4700元购买的手机陆续出现通话掉线、打不出电话等问题,多次维修后仍解决不了,商家拒绝维修。经工商部门协调,商家为李女士修好了手机。
据工商部门介绍,手机消费投诉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品牌手机的质量和售后维修、非现场购机、手机配件等方面。另外,高端手机和智能手机被消费者误操作导致的消费纠纷也比较突出。
15日,于先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聊天,当晚忘了关闭移动网络,结果第二天欠费停机,欠了500多元钱。他气愤地来到工商部门投诉,经查,于先生手机欠费原因是其不熟悉智能机,操作失误造成的。对此,工商部门提醒,智能手机使用起来比普通手机繁琐,消费者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哈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主任辛栋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多,软件升级、霸王条款等一系列新的手机消费问题出现,而现有的手机“三包法”目前还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