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闪耀人性光辉 大爱诠释教师精神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李庆霞
|
2012年5月8日,这是一个因为一位年轻教师张丽莉而被黑龙江人乃至于被全中国人铭记的日子。当一辆失控的客车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丽莉本可以站住或者后退,她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奋力推开学生,自己却倒在车轮下,瞬间发生的事情根本容不得她去想、去选择,她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一种本能,一种人性中闪烁的爱。那一瞬间爆发的勇敢与忘我让很多人久久为之震撼!危机中来不及思索的本能动作,将生命的最美时刻绽放在世人面前。刹那间的行动,反映了人性的光辉,诠释了教师的精神。人的生命是无价的,面对危难,她不去考虑生死、权衡利弊,而是选择了义无反顾!她用行动演绎了中华民族的师德之魂。可是有如果,作为教师,我多么希望,上苍不让你成为这个英雄,你依然守着你的学生,教他们知识,扶他们成长。可是,没有如果,也不能假设,在学生需要你的那一刻,你爆发了生命累积的全部爱的能量。你摘下翅膀,送给学生飞翔。丽莉老师在救人的一刹那,不会想到人性是什么,也不会想自己这是哪种教育感召下的付出。但这正反映了人性的光辉,也体现了教育的伟大。
虽然从未谋面,我第一次看到丽莉的照片便感觉到她的纤弱、可爱,纯净、美丽。丽莉是一个阳光女孩,她有细腻的心思,她会精心地装扮。丽莉懂得尊敬师长,她称呼老师们为“亲爱的”,她觉得同事们都是一家人,脑海中都是兄弟姐妹,手足之情流淌于无声,丽莉把学生们称为“宝贝”,这是她深爱着孩子们,胸中溢满慈母情爱。丽莉在平时的小事中积累了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所谓的“小事”都做好,实际上我们就已经挺起了教育的脊梁。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们虽然平凡,但是我们有理由拒绝平庸。丽莉日常工作点滴证明:可以平凡,更可以高尚。你醒来写下的一句“我还能当教师吗”让多少人心酸泪涌,让多少人愧疚汗颜。丽莉的壮举展示,教师不能平庸,人性需要伟大!学生们需要张丽莉!在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感受和学到的是无私、大爱。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学生群体,内心越来越多的是对老师说教的质疑和背叛,最为匮乏的是对他人的信任和关爱。丽莉老师用自己的行为,在所有学生面前实践了无私与爱的教育。张丽莉舍己救学生的大勇大爱大美,所体现出来的教师精神,再次证明了教育学中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精神,教师精神的内核是教育爱。这种爱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喜欢与关爱,对教育事业的敬重与投入,对学校与讲台的向往与奉献,对人民的爱,对民族和国家的无私奉献与忠诚。
当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座谈张丽莉老师大爱情怀时,我坦言我感慨良多,我的心里充满对她的敬仰、感动、牵挂与祝福。与此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叩问自己:张丽莉老师何以在瞬间反应超越了人在心理学意义上的趋利避害之本能?又何以引起社会如此大范围的关注与感动?毫无疑问,只有心灵的高贵,才能外化为行为的高尚,才能在刹那间迸发出超越保护自我生命安全的行为。这是高尚灵魂的表现,与世间的喝彩或作秀等事全无关系。当人们已被膨胀的欲望和诱惑紧紧包裹着,心灵的高贵已经成为奢侈品、行为的高尚被人们不屑一顾时,当小商贩们见利忘义、食品问题时时处处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时,当小悦悦被碾人们不但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冷漠地离去时,当人们为爱的缺失而迷茫时,当人们对道德滑坡深感忧虑时,当人们对八零后的社会担当产生怀疑时,张丽莉却用瘦弱的身躯在生死考验面前做出了大义的抉择。面对此举,无视被卡车反复碾压的小悦悦的18个冷漠的路人,你们不感到惭愧吗?远远看着老人摔倒,而不愿上前扶助的大学生,你们不感到汗颜吗?开车撞人,还要置人于死地的药家鑫们,你们不感到羞耻吗?事不关己,闲事莫管,漠视别人的生命,人心不古,已成为人们可以平静接受的现实。张丽莉,就是对冷漠和自私的最好抨击,在生死关头,她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义无反顾地奋力抢救危难中的学生,以英勇无畏和大爱之举,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辉;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谱写了人民教师的英雄赞歌。
作为一名教师,丽莉的精神不仅震撼了我们的心,更激励我们向她学习,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积极乐观的精神。丽莉,你是哈师大的骄傲,是龙江人的骄傲,是全体教师的骄傲,是这个时代的骄傲。学生需要张丽莉,因为你是一屡阳光,将温暖和关爱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学校需要张丽莉,因为你是一颗蜡烛,体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社会需要你,因为你是一团篝火,将人间的真善至美点燃。张丽莉用她的行为再次告诉我们:爱是这个世界的光,荡涤尘埃、驱逐阴霾,给社会和世界以希望,让人们在希望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