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鹤岗市产业项目建设情况的报告和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全市检察队伍建设情况的报告。会议充分肯定了以上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常委会审议意见公告如下:
一、关于鹤岗市产业项目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促进科学发展,就是保增长、惠民生的理念,把项目建设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全力抓好项目策划,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争取多上项目、快上项目、上大项目,让更多的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二是要把服务的窗口前移,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做到便捷服务特事特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建议学习借鉴杭州、厦门等地的做法,依托市项目中心和人民办事中心成立专门的领办机构,落实编制和人员,并在市发改、工信、规划、环保、安监、建设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专门跑企业项目的审批手续,让企业真正的能够集中精力上项目、搞建设。在为重点产业项目服务的同时,也要增强为小项目服务的意识,支持小项目做大做强。三是抓紧研究出台与周边地区相比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项目建设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吸引项目落地,坚持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二)坚定信心,多措并举,破解制约“瓶颈”。一是着力突破土地“瓶颈”。继续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省重点,尽可能多的使用省用地指标,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要深入研究,适时调整建设用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用好已批地、清理未用地、盘活存量地、开发后备地,提高土地的最大利用率。对没有按照国家有关产业项目建设容积率要求和圈而未用的土地,依法收回(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新修订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对投资额度小、占地空间大的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压缩占地面积;按照“用地集约、项目集群、产业集成”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县区大项目到市工业园区落户,做到利益共享。二是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吃透国家有关资本市场建设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我省出台的金融支持产业项目建设指导意见,抓住今年央行三次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一次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的有利时机,加大信贷争取和投放力度,确保产业项目建设资金供给。积极做好重点项目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努力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进一步推进“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争取更多的信贷规模支持;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展社会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对于具备条件和实力的企业可以引导帮助他们上市融资。三是着力扭转铁路和电力“瓶颈”。及时调查掌握鹤岗市现阶段铁路运力、电力供应情况和企业实际需求状况,加快园区铁路和电力规划建设速度。成立专门的工作推进组,加大推进力度,跟上并超过企业不同阶段的硬件需求。四是着力打破人才“瓶颈”。研究制定有力的引才、留才政策措施,在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努力为引进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构筑“人才洼地”。
(三)认真谋划,精心储备,增强项目后劲。一是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大力培育主导产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选择最具优势的行业,培育形成产业体系和集群,支撑当前经济发展。着力抓好龙头企业培育,采取得力措施,下大力气培育引进几个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围绕龙头企业拉长链条,促进产业上下延伸、侧向配套,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二是做好项目储备。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努力使项目建设做到开工一批、竣工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为鹤岗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搞好招商引资活动。主要领导要亲自带头,认真研究吃透国家产业项目政策,用战略眼光,舍近利图远利,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有的放矢招大商,努力促进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鹤岗市。要加大对鹤岗的资源、地理、人文特色优势的推介和宣传力度,放宽视野、精心包装,进一步提升鹤岗的城市魅力和投资吸引力。利用好一年一度的界江国际旅游节,在丰富旅游板块的同时,增加经贸论坛、产业项目成果展示等经济板块。要继续深化“4+1”区域合作,努力构建经济一体化格局。
(四)顺应形势,搭建平台,引导科技创新。要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努力搭建合作平台,引进高端智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高新产品,加速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发明创造,完善技术中介市场,引导企业大力开发专利技术,帮助企业提高品牌创建和经营能力。鼓励扶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技术和资本对接。加大企业家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政府要拿出一部分资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帮助企业家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邀请资深的专家、教授到鹤岗讲学。鼓励企业家经常开展联谊活动,增进友谊,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五)创新机制,转变作风,推进项目建设。要着力在创新机制上做文章,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制定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真正与干部工作政绩、评先优、升迁、任用挂钩。加大项目建设指标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建立项目建设奖惩制度,真正做到真奖真罚。特别是对考核排名在最后三位的要挂“黄旗”。要创新考核办法,把被服务企业代表作为考评的主体,采取“背靠背”的方式进行划票考核,确保评出实效。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抓项目的动力,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努力做到责任在一线落实,指挥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全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开展产业项目“四比竞赛”活动,确保以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更快的速度,更强的管理推进项目建设,使鹤岗市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二、关于全市检察队伍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
(一)要抓培训,不断提高干警履职能力和水平。采取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检察官和干警的培训力度。鼓励干警参加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有计划地培养专家型人才。
(二)要抓改革,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针对基层院干警少的实际,着力把好选人用人关。要确立进人的专业性、高标准、高素质,宁缺勿滥。要调动现有人员工作积极性,运用竞争上岗等机制,全面磨练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带动和促进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强化从严治检的监督制约机制,实行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保证用好权力,公正执法。
(三)要抓保障,解决干警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完善履行检察职责的保障机制,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改善干警的工作、生活条件,积极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干警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干警的切身利益。
鹤岗市人大常委会
2012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