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犬主扎堆给狗“办户口”市民意识提高 疫苗用量大增
2012-08-01 09:35:03 来源:东北网-大庆晚报  作者:卢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动物防疫人员上门为狗注射疫苗。

  东北网8月1日讯 近期,晚报对大庆市因饲养宠物狗导致的犬类伤人、扰民、污染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市民纷纷建议对宠物狗严加约束,并支持市公安局7月24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市区内饲养犬只管理的通告》。7月31日,记者在畜牧部门了解到,连日来,大庆市很多养犬人开始扎堆给狗上“户口”。

  免疫牌发放量激增

  记者在市畜牧兽医局了解到,晚报关注狗患以来,给狗办理犬只免疫证、领取犬只免疫牌的市民数量大增。

  兽医科科长杨振坤告诉记者,2011年,畜牧兽医局向负责犬只免疫的15家定点动物门诊,下发了共约2万张犬只免疫证、免疫牌。

  据掌握的数据看,2011年共使用了1万余张,动物门诊手中剩余的免疫证、牌,数量应在几千张。根据往年的发放情况,这些存货足够定点机构发放到年末。但是近日,已经有3家业务量比较大的定点免疫动物门诊,前来领取免疫证、免疫牌,共领取了2000副。

  杨振坤说:“还是媒体的力量大啊,经过宣传报道,犬只免疫牌、免疫证的发放量一下就上来了。以往,每个定点免疫动物门诊每天多说做一两个免疫,有的几天都没有一个狗来做免疫。但这段时间,业务量一般的定点门诊每天会给近10只狗做免疫,业务量大的都忙不过来,每天做几十例。”

  杨科长告诉记者,2011年以前,出于防伪的考虑,大庆市犬只免疫牌的颜色每年都更换。变颜色后,免疫牌上的号码也随之改变,犬主需要到公安机关变更登记备案。现在的犬只免疫牌和免疫证,实行终身制,犬类每年的免疫情况都会登记到免疫证上,直到犬类死亡,畜牧部门会收回免疫牌,经过注销信息后,号码发给其他犬只使用。

  这样,通过一条狗的免疫证,就可以查看到它哪年开始做的免疫,哪年没有进行免疫。

  狗的主人每年都可以拿着免疫证到定点门诊为狗进行免疫,整个过程都十分严谨规范。


  防疫人员上门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庆市畜牧兽医局定点的办理犬类免疫的动物门诊,近期业务量大增。

  位于让胡路区阳光馨园小区的双牧动物医院,是一家定点办理犬类免疫的动物门诊。

  院长顾洪斌告诉记者,连日来,到自己的医院给狗做免疫的养狗人络绎不绝,每天医院至少要做二三十例免疫。每条狗从检查到注射疫苗,至少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店里的工作人员往往一做就是一整天。

  上午10时许,双牧动物门诊接到了养狗人陈先生的电话。

  陈先生说,他住在让胡路区远望高层,离动物门诊有一段距离。

  由于自己患有腰间盘突出,行动不太方便。自己想去给狗注射疫苗,但是出门实在太麻烦。他希望医院的工作人员能上门,帮他家的爱犬做免疫。

  接到这个电话后,顾院长和工作人员犯了难。因为在医院内,前来给狗做免疫的犬只已经排成了队,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有些犬的主人,等得越来越不耐烦,这时候实在难以进行上门服务。

  但考虑到犬主的急切心情和特殊情况,顾院长还是决定派一名工作人员前去给狗注射疫苗。

  顾院长对记者说,这种注射看似简单,但是都扎堆来做,工作量一下变大了。很多养狗的市民,平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等到媒体监督报道、公安局发文件要打击了,才开始给狗做免疫。其实,主动给狗做免疫,不仅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和狗的生命安全负责。  


  养狗观念有待转变

  对于市民平时没有给犬类做免疫的意识,等到媒体监督、公安局将要打击才开始“临时抱佛脚”的行为,顾院长说,注射犬用狂犬疫苗的费用由政府承担,犬主不用花疫苗钱,只需要付30元费用。这30元里包括给狗检查、注射以及疫苗的保存成本等。

  但就是这30元钱,很多犬主都不愿意花,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家的狗不经常与其他狗接触或比较干净,不需要免疫。

  实际上,尽管北方气候相对于南方更干燥、寒冷,狂犬病的发病率远低于南方,但这并不能成为养狗人麻痹大意的理由。

  对于犬类的免疫工作,任何人都必须认真对待。

  顾院长说:“很多人给自己的狗注射用来避免其他犬类疾病的药物或疫苗,这些疫苗都是商业疫苗,一般每针30-50元不等,按照每条狗打3针的量计算,花费比注射狂犬病疫苗的费用高出好几倍。但基本所有养狗的人都给狗注射,反倒是政府出钱的狂犬疫苗几乎没人愿意给狗注射。这种情况体现的还是养狗人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

  作为从事动物医疗多年的业内人士,顾院长认为,不少养狗人把狗当成玩具而不是一条生命,无论自己是否具备养狗必要的条件以及足够的责任心,都参与饲养犬类,结果不少养狗人出门不给狗系牵引绳、狗在公共场所随意排便、任由自己的狗吠叫而不制止,引起市民反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犬类管理十分必要,更重要的是养狗的人自身要转变观念,担负起社会责任。  


  警方举措旨在和谐

  近来,大庆市部分市民对公安局7月24日出台的《关于加强市区内饲养犬只管理的通告》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此举是要大范围打狗。

  对此,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国保支队戴峰副支队长。

  戴峰表示,市公安局出台的《通告》,并不是要剥夺市民们养狗的权利,相反,这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在市区内,禁止饲养大型犬、烈性犬,但市民可以选择饲养符合规定的小型犬。这样做实际上是调和了市民和宠物狗之间的矛盾,达到了社会和谐的目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