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3日讯(记者 张微)“铃……”随着下课的铃声响起来,一位老师在学生的拥簇下有说有笑的走了出来。这位老师就是黑龙江省望奎县恭六乡恭六小学的教师——张洋。
学生迎接张洋老师给自己班级上课。
课堂上的张洋。
张洋出生于1988年,是一个普通百姓家走出来的美丽女孩,从小喜爱音乐的她希望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音乐老师。2011年9月,张洋通过黑龙江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尽管生活艰苦,但在我的身边有许多贴心的同事和可爱的学生。”张洋感慨到。
克服困难,踏实投入乡村教育工作
在望奎县19所乡村学校中,恭六小学地处最偏远,距县城有50公里。“刚毕业的大学生对繁华的大都市、体面的工作以及可观的收入有着憧憬和期盼,能在这里踏实工作的青年人实在不多。”谈起张洋望奎县恭六乡恭六小学古浩校长欣慰的告诉记者。
农村生活对于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外地老师来这里,最现实的问题便是吃住。“每天早上基本不吃早饭,学校里没有食堂,学校附近也没有小吃饭店,还好有好心的同事让我去家里摊伙食,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谈到吃饭问题,张洋如实的告诉记者。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但恭六小学没有教师宿舍,张洋与同事只能寄宿在由学生教室改建的临时宿舍里,整个教学楼里没有一个卫生间,上厕所成了难题。而在周末,偌大的教学楼便只剩下张洋一人,因为恭六小学地处偏远,回家困难,她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借宿在别人家里。
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音乐中爱上学习
跟着录音机的乐曲为学生们领唱。
因为缺乏音乐教师,音乐课对当地农村孩子来说是一种奢侈。而作为一名声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张洋希望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村里的孩子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她自制了许多教具和音乐器材,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不仅令学生们寓教于乐、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育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张洋介绍道,她每堂课前都要做精心的准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让他们在欣赏中学会知识。只要能带动学生用心学习,自己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得的。
一片“炽”心,赢得学生和家长好评
在三尺讲台上,张洋抱有一颗炽热的爱心。为编排六一儿童节的节目,张洋一个多月没有回家。节目从组织、编排到主持,都由张洋一个人完成。在排练期间,五年级的一名学生突然胃痉挛,不能走路,张洋立刻将学生背到医院,在点滴结束后将其安全地送回了家。古浩校长对记者说:“我校能有这样用心关注学生的老师,既是学校的喜事,也是学校的幸事。”
教师节那天,张洋意外地收到了王雨欣同学妈妈包的饺子。张洋眼睛湿润地对记者说:“王雨欣家庭条件特别不好,没有见过她穿新衣服,没有见过她吃水果,甚至中午饭都很少见到她吃。”
阳光美丽的张洋耐心地解答每一个孩子的问题。
特岗教师的生活平淡而充实,张洋在恭六乡已经工作一年多了,她爱上了这些纯真的孩子。“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也已经融入了这里,服务期满后,我将选择继续留在这里教书,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张洋骄傲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