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19日讯 18日,距离哈尔滨全面开栓供热还有2天时间,各供热企业准备情况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捷能热力公司司炉工正在温炉。韩丽平 李宝森 摄
热态运行 稳步推进
根据政府规定,10月13日,供热企业均开始供热点火热态运行,以保证20日正式供热。
记者在哈尔滨松北区捷能热力电站公司前进供热厂看到,今年新建的两台75吨供热锅炉已开始供热,红红的炉膛表明锅炉运行正常。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该公司今年投入运营的两台锅炉,除满足今年该区域新增32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外,还余35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以保证日后的房屋建设配套。
在南岗区交电街2号,今年新改造的小锅炉正式投入使用,一台10吨位的锅炉合并了附近三处小锅炉。“进入10月份我们就开始温炉了,13日正式热态运行,每天一到两遍火,现在这台炉已经具备准连续供热的能力。同时,一个采暖期至少减少烟尘10吨左右。”南岗经营公司第四分公司生产经理杨振波兴奋地告诉记者。
家住南岗区文教街32—4号的居民告诉记者,13日起家里的暖气就已经温乎了,每天都会送一两遍气。
近日,哈市住房局相关领导分成八个检查组对全市八个区供热热态运行、燃煤储备、应急抢险队伍建立等供热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哈投供热、达尔凯公司等大型供热企业均以开始供热热态运行,调试锅炉和管网。
储煤充分 检修到位
在华能供热公司储煤场,煤炭已堆成小山。据哈尔滨市物业供热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集团储备烟煤145万吨,提前105天实现储煤70%的目标,并完成全年烟煤采购任务。同时,应用卫星GPS监控技术设施,强化运输车辆的监控管理,对每一辆运煤车辆全程进行监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在捷能热力公司供热现场,经理薛海涛指着堆满的储煤场告诉记者,今年已完成储煤计划。
记者了解到,各大型供热公司多数与煤矿签订了长期供煤合同。目前,全市燃煤订储率已经达到70%。
针对上年供热中发现的居民室温不达标的小区,上个供热期结束后进行了整修和改造,共改造了45个小区。供热开始前,全市各区进行供热隐患排查,各区排查发现12处供热隐患问题和7处可能发生不能正常开栓供热的小锅炉问题,现已经落实责任单位和整改措施。松北区船厂一栋老楼过去一直是供热老大难问题,近日,区供热办协调航道局供热单位接管了该楼供热,解决了这一难题。
目前,全市锅炉及管网检修已全面完成,并建立健全了供热应急抢险机制。各区供热部门建立了应急队伍,以保证在发现供热管网泄漏等事故时在15分钟就可赶到事故现场抢修。
据哈市供热办介绍,目前全市已对留用的小锅炉和老旧管网加大力度进行检查,确保设施检修率100%,设施完好率100%。哈市供热办负责人表示,为防止大面积停热事故的发生,供热应急抢险队要24小时待命,哈市及各区财政也准备专项应急资金,及时处理弃烧、弃管问题,保证居民不挨冻。
供热监管 协议约束
针对供热市场状况,哈尔滨市监管供热市场也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供热登记制度、供热信誉等级评定制度、供热保证金制度等几大监管办法,以期对供热企业有效监管。
今年,哈市首次推行政府供热管理部门与供热公司签订责任明确的供热协议制度,政府将以协议约束供热企业,保障供热质量;各区建立由区长负责、部门监管、街道办事处负责、社区居委会协助的工作机制,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街道办承担供热监管的主体责任,对辖区内每一处热源配备专人监管,实行一对一的包保责任制;以小区庭院为单位聘请群众义务监督员,共同做好供热监管工作。
松北区供热办主任李建民告诉记者,松北区已分别与两大供热企业哈三电厂供热公司和捷能热力公司签订了供热协议。此外,今年松北区聘请了90多名义务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