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琪教授的儿女为拥有这样一位好父亲感到自豪。(资料图)
张琪对子女教育身教胜于言教,他的这些优良品质对子女影响颇深。他还常以自己的从医之路告诉儿女,向着既定的目标发奋努力,就会成功在握。他关心子女的学习但不强求,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专业。
大女儿张佩霞1964年高中毕业报考志愿时,父亲希望她报哈尔滨医科大学先学西医,而后再跟他学中医,将来当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医生。可是女儿受多方面影响报考了理工科,学了自动控制专业。他虽心有遗憾但还是全力支持大女儿完成学业。
五女儿张佩青,从1983年考取张琪硕士研究生到1991作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随父亲从事肾病临床科研30余年,时刻不忘父亲教诲,不断学习和进步,50岁时还考取了国家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如今是黑龙江省中医肾病专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取得的这些成就无不浸透着父亲的心血。

五女儿张佩青时常向父亲请教。(资料图)
在张琪的言传身教下,七个子女都抓住机会上学读书,以父亲为楷模,刻苦学习。虽然受到文革的影响,但都以不同的形式完成了大学教育。无论从医从教从事管理等行业,都是秉承正直善良的家风去做人做事,在各自的岗位上独挡一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第三代孙儿辈9人中,有博士后1人,博士3人,硕士3人。他们都学有所成,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显露头角。
张琪的大外孙,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儿二科主任、医学博士王海告诉记者,姥爷九十多岁仍坚持不懈地学习,各种中医书籍、《中医杂志》、《新中医》等杂志一直摆在他的案头。有一次出门诊,有一例难治性白塞氏病,在国内多处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姥爷第一次治疗觉得把握不大,仅开了两周中药,特意嘱咐他吃吃试试,两周后再来一趟。姥爷回家后查阅了不少古医籍和现代杂志,在第二次就诊时开方迥然不同,患者病情很快得到缓解。此事给王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姥爷这种在学术上“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也一直鞭策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