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康书记成“网红”
省社科院专家:“李达康”的人设不落俗套

《人民的名义》剧照。
省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研究员郭淑梅分析说,小说《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这个人物的塑造不落俗套,超越以往作品中对正面人物的定义和塑造。李达康这个形象有自己的风格,表面上,他很平常,容易给观众造成错觉,不知他是好是坏,没有脸谱化。同时这个人物很立体,一方面,他有天真的、理想主义的一面,内心有自己的原则和坚守;同时,他浸淫官场多年,因为熟悉官场手段,也有非常老辣的一套。这个人物的塑造就很可信,接地气,所以让观众喜欢。
剧情圈粉“90后”甚至“95后”
龙江作家:反腐小说成“焦点”是“民心所向”

《人民的名义》剧照。
龙江籍作家何凯旋说,反腐题材的小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民心所向”。人民需要知道反腐运动是如何开展的,而用文学的方式关注现实生活,也是作家的职责所在。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王艳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