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12日讯 为迎接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10日至11日,由省文化厅等主办的主场城市活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活动在防洪纪念塔举行。
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我省非遗项目风采,此次活动从全省286个非遗项目中精选了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和曲艺等类别的60个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展演,展线达到160米,展演的节目长达70分钟。
展示现场热闹非凡,全省非遗项目借此机会得以汇聚一堂,集体亮相。其中包括来自哈尔滨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方正剪纸、麦秸工艺、老汤精配制,绥化的海伦民间刺绣、傅清超满族剪纸、兰西挂钱,牡丹江的中医正骨,七台河的勃利黑陶、古筝制作技艺、传统刀剑锻造技艺等非遗项目。
展示首日就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驻足观看,现场制作的非遗工艺品更是传递出龙江特色文化,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现场非遗表演场面宏大,十余个富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表演节目赢得观众掌声不断。《东北大鼓》唱辞唯美抒情、曲风简洁独特,《二人转小帽》高亢嘹亮、腔调婉转多变,这些精彩的非遗表演让现场的观众酣畅淋漓地体验了一把“非遗大餐”。
据悉,近年来,在全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文化部门在挖掘、普查、抢救、保护、传承非遗项目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仅哈尔滨市已开展的五个批次非遗项目征集工作,累积保护16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6项,省级非遗名录70项,市级非遗名录85项,位列全省之首。其它各地市非遗保护工作也蓬勃开展,取得喜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