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哈尔滨市平房区委书记刘兴阁:“三个加法”联动共建创城
2017-06-16 19:00:0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隽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6月16日讯(记者 张隽珊)“平房区创城的优势和特点在共建和联动,在联动之后形成的全民创城的氛围。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始终至力于最大化发挥这种优势,形成齐心协力、社会化创城、全员创城的态势。”16日,哈市平房区委书记刘兴阁接受网络媒体“美丽哈尔滨全国文明城市行”采访团一行的采访。

  哈市平房区委书记刘兴阁谈创城。东北网记者 张隽珊 摄

  众所周知,哈市平房区的特点是大学、大厂集中,群众组织化程度较高。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平房区首先确定“包保责任制+大党建”格局,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城责任体系。“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不论什么工作,只要领导带头担责任,带头上前线,群众自然就不会掉队,创城工作也是如此。”刘兴阁表示,平房区由街道社区统领,将辖区内的企业、单位、居民充分吸纳到党支部中来,形成不同角度支持和参与创城的氛围。

  “我们还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社区,走近群众。‘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以社区为单位,设置了互联网线上和线下工作室。创城工作启动几年来,两代表一委员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与创城、监督创城纳入到活动室的工作内容,从不同角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记者了解2017年以来,平房区根据区情变化和工作标准提高的实际,提出了“四当场+五联动”的工作机制。“四当场”,即当场认领工作任务、当场制定解决方案、当场对接联动部门、当场确定整治预后效果。“五联动”即区厂联动、校区联动、社会联动、部门联动、城乡联动,是根据平房区特殊区情形成的重要工作方法。

  “在5月9日的创城工作协调会上,哈市创城督导组提出的六方面十几个问题当场被逐条认领,有的会后当日解决,有的列出推进时间表,有的确定了解决方案和完成时限,所有问题无一落地。‘四当场’工作机制省去了基层单位请示汇报的时间,解决了部门职能交叉问题,提高了沟通效率。”刘兴阁说道。

  为了巩固历年来创城工作取得的成果,平房区实施“洗脸+洗心”两大工程。在全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的107个小区庭院和477个楼道开展了“清庭院、净环境、美社区”活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以美化居民身边环境为切入点,发动居民、物业、共建单位上下联动,共建文明楼道、庭院。7月初,平房区将组织全区的网上评选,引导群众关心家园建设,参与家园建设。

  此外,平房区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加大了力度。2016年至2017年采暖期实现了集中供热负荷接带面积745万平米,完成供热量410万吉焦。接带老旧负荷占总负荷的86.31%,仅此一项,相当于取代了57台小锅炉,拨掉21座烟囱,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800多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500多吨、烟尘排放量2000多吨。平房区5万多户居民,分享到了集中供热“绿色、优质”的热源。平房区也成为全市首个基本消灭分散小锅炉房的城区。

  刘兴阁表示,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平房区创城工作“三个加法”的核心意义是帮助全区每一名群众最快捷最全面最直接地掌握政府意图和工作动态,最大限度地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区委、区政府尽最大努力为每一位市民提供参与创城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都成为创城的主角。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