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兰区利民中学朱红晶(生活照) 。
朱红晶同志,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呼兰区利民中学校七年级学年组长兼七年二班班主任,数学教师。她从事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26年,她自幼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乡邻对她的无私的帮助她铭刻于心,怀着这颗感恩的心一路前行,一路付出,她经常她会谈起,是党,是人民的帮助才有了她的今天,她要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党的教育事业上。她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中数十年如一日付出使每届学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家长的赞誉。
一、用爱浇灌,“木桶定律”塑人才。
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就如同班级的整体成绩取决于学困生的进步.班级管理她采取全面提高,重点盯防,不留死角。她注重班风学风建设,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在全区各项考核中名列前茅,在要求学生搞好学习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她都注重自身的完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打动人,感染人,树立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2016年她的班级获得哈尔滨市和呼兰区两级优秀班集体的光荣称号。在全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场会上,做了班级管理经验介绍,受到了市教育局王东升处长的高度赞扬。
二、踏实工作,勤勤恳恳创成绩。
二十六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她深深知道教育教学工作责任重大,所以她工作一直勤奋、扎实、一丝不苟,并且成绩突出,2016年5月27日,放学时,在于家长通话时,不慎从楼梯跌落,造成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医生建议卧床静养。可是想到还有20多天中考的孩子们,带着身体上的剧痛坚持上班没有请假,当推开门看到老师蹒跚的步伐,全班同学起立,含泪敬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朱老师的班级在多数学生为农民工子女基础薄弱的前提下中考平均分394.4分.而她担任的数学学科平均分108.1分骄人成绩。2016年朱老师被哈尔滨市教育局评为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荣获“身边好老师”标兵称号。
三、积极探索,研究教育有方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她在教育中管理班级上摸索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法,那就是,坚持“严、爱、活、细”。严格要求学生,即是行为规范严格训练,她特别注重良好行为的养成。如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的劳动习惯、热情开朗的文明礼貌习惯,有序参与的活动习惯。在日常的工作中,她经常采取“做榜样、教方法、耐心带、及时评、时时查”的办法训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习惯的工作就会有条不紊的进行,班级很快就会进入良好的状态。
为了改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使孩子自觉地学习。她精心设计每一个家长会、班会和活动课,家长会——《爱老师,爱父母》,孩子和家长们齐聚在教室,孩子们真切地话语许多家长泪流满面,家长的殷切希望,让孩子们备受鼓舞,有更大的动力前行。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个性,教育他们如果仅仅是喝斥、责骂,那是起不到良好凡教育效果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比如:一次学生问她,为什么对孟祥赫同学违反纪律是就很少进行一些惩罚呢?她就告诉学生们,由于他在小学时经常是因为违反纪律在教师角落里罚站,需要给他机会和爱啊!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孟祥赫同学成绩稳步提升,他也树立了学习的目标和自信。
“细”即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工作扎扎实实,从细微的事情抓起,从身边抓起。她通常的做法是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制定一个长期目标,三年我要实现什么?在起始时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思路,踏入要清楚她面对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她也要带着他们到哪去?如何带?第一步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通常她也把目标定位为:要培养孩子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几十年如一日,她就是这样为教育事业奉献着她的青春,她把心中所用的温情化成无数份爱心奉献着她的学生;她始终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智慧、爱心,把教师这一普通的职业书写的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