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清晰,路线明确,发展的号角已然吹响。这对绥芬河人来说,是一次意义特殊的座谈。把绥芬河纳入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及全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重点,上升到全省高度、国家层面,让人振奋,令人鼓舞,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的发展自信、能力自信、前景自信。

2016年3月30日,哈绥俄亚陆海联运常态化首班自绥芬河铁路站场起运。
依托我省最便捷的“出海口”,绥芬河利用联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独特区位优势,牢牢把握“三长三短”的辩证方法,以国际经贸大通道为依托、区域合作为基础、对俄合作为重点,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做好“三篇大文章”,推进老字号重振、原字号强筋、新字号培育“三大工程”,做强大通道、大经贸、大加工、大旅游、大平台“五大支点”,打造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化口岸名城,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振兴发展之路。“五大支点”务实、精准、高效,“三大工程”因地制宜、有所侧重。绥芬河这样的构思和定位,这样的破题之道,具有了战略高度和可操作性,绝不是纸上谈兵。
着力贯通联结欧亚的物流运输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畅通国际经贸大通道是第一支点,亦是绥芬河加快发展的第一要义。
绥芬河与俄远东大开发核心区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公里,有公路、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是我国沿边开放重点口岸和全省对俄合作主通道。距俄远东最大铁路编组站乌苏里斯克120公里、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里,向东经俄远东港口联接韩日及我国南方港口,向西经俄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达欧洲腹地。
在欧亚的交汇点上,绥芬河是这个国际大通道上最重要的联接点,是窗口,也是枢纽。让大通道畅通便捷,提高通道效率和效益,绥芬河给出了具体的解题办法:贯通联接欧亚的陆路“主动脉”,与俄罗斯“滨海1号”互联互动,推动“哈绥俄亚(哈绥符釜)”班列与“哈欧”班列对接,开通定点、定时、定线、定站、定运价的“五定班列”,高频往返、均衡对开。联接国际物流网络,实现陆海联运常态化、规模化运输,集聚发展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物流园区,做强通道经济,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建成“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重要的门户枢纽。
据黑龙江省陆海通道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昕宁介绍,“五定班列”通过“中外外”“中外中”两种模式直接把货物由哈尔滨经绥芬河、俄远东港口运抵韩国釜山、日本新潟和国内上海、宁波等15个进境港口,比国内其他路线节省千余公里,在运费节约方面优势也十分明显,通过这条陆海联运大通道至日韩,每个集装箱要比走大连港便宜至少2000元;到中国南方港口,要比走营口港便宜4000元左右,这样不仅为龙江企业大大节约了运时运费,同时还实现了四季通关,纾解了我省冬季运输瓶颈和运能压力,有力提升了龙江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

在绥芬河铁路货场,多个满载货物的集装箱等待中俄铁路国际联运。
以陆海联运大通道为纽带,贯穿亚太、欧洲甚至北美地区,进一步拉近了绥芬河市乃至黑龙江省与国际市场、特别是俄日韩欧市场的距离,进而大规模吸引国内产业北移、资金北上,落户在哈牡绥沿线节点城市,满洲里、大连、珲春、广州等地的企业纷纷来到绥芬河投资、采购。据绥芬河有关部门统计,来自满洲里的徐阳木业、张氏木业已经把战略重心转至绥芬河;大连原太子桥木材市场以及普兰店、瓦房店的7家采购商也从大连转至绥芬河采购,真正实现了亲近资源,紧靠通道;杭州知名家具品牌顾家家居把原材料采购60%的订单下在了绥芬河的木材企业;广州的丰盛泰木业、善宜木业、诺亚家具、左右家私、立川恒贸易、雅集木业等多家木材企业及知名家具企业纷纷驻足绥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