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绥芬河:“五大支点”寻求破题之道
2017-07-31 10:59: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付巍 霍枭涵 许诺 平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在跨境加工产业链打造过程中,绥芬河还与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和超前发展区政策对接,依托经贸大通道承接产业转移,加强跨境投资合作,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做大“头”、拉长“尾”,加快形成贸工一体、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跨境产业链。现在绥芬河全市境外投资项目204个,总额21.6亿美元。

绥芬河市举办“跨境自驾游友谊之旅”,推动“中俄跨境自驾游”常态化运作。

  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调整,投资环境变好,过境旅游人数逐年提升。培育大旅游,加快发展跨境旅游产业,尽快设立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推动哈尔滨至俄符拉迪沃斯托克旅游专列尽快开通,打通跨境旅游新业态最后一公里,已经提上日程。

  这其中,打好“跨境旅游、历史文化、生态宜居”三张牌,加强中西方文化融合交流,内联外拓、双向开发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推动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推进全域旅游城市建设,打造边境特色文旅小镇,建设中俄旅游集散中心,培育跨境旅游新业态,建成“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性旅游文化集散中心,成为绥芬河破题的第四个支点

  在培育“大旅游”这个支点中,绥芬河还注重发掘生态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消费经济,全力打造天长山旅游综合体和具有特色理疗服务、医养结合、集避暑度假、冰雪旅游、养老等特色于一体的国际健康体检、旅游产品。如今,两座“金山银山”的溢出效应明显。

  口岸系列历史文化同样是旅游产业的“富矿”。百年铁路、百年建筑、百年茶庄、百年贸易是绥芬河历史的文脉与血脉。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正闪烁出不一样的光辉。

  搭建大平台,加快发展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各类平台企业,为东北亚合作、中俄合作和区域合作提供双向服务,建成“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性合作服务中心。第五个支点,绥芬河人已切身从中体会到了显著成效。在每届的中国(绥芬河)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上,各国客商纷至沓来,时时体现出搭建服务开放新平台的必要性和前瞻性。

  打造集商务、会展、论坛、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会展中心,打造国际展览交易平台;实现中俄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三台联动”;建设俄罗斯人创业大街,打造以俄罗斯人经营为主体,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双创”“四众”平台;加快对俄贸易结算中心建设,不断扩大人民币和卢布本币结算规模为对俄企业和商户提供投资、结算、融资、理财等跨境金融服务。

  这些具体措施使绥芬河搭建的服务开放新平台扎实、稳健,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新平台可以另辟蹊径,力拔千斤,为绥芬河培育形成转型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蓝图已绘就,使命需担当。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在新一轮沿边开发开放和东北振兴中下好先手棋、争当排头兵,绥芬河人深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更深知事关发展大局,事关省委、牡丹江市委殷切期望。谋定而后动。按照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的要求,如今,绥芬河正开足马力,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着力释放政策机遇综合效应,在服务全省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和牡丹江沿边开放“桥头堡”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体现更大价值,奋力在全面振兴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