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释放激情欢乐洋溢全城
2017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赛现场见闻
黑龙江日报8月28日讯 跃动的八月,一场如期而至的国际马拉松赛事,拉近了哈尔滨这座北国冰城与世界的距离。26日,近3万名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跑者共同赴约2017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赛。伴随着微凉的秋风,各路运动健儿们聚集在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与友谊路交口,选手们沿松花江两岸领略初秋哈尔滨迷人的欧陆风情与湿地风光,享受着运动盛宴。
报名火爆参与度创新高
早6时许,虽然离正式比赛还有1个半小时,但记者在位于中央大街与友谊路交口的起点处看到,人群摩肩接踵。参赛选手们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汇聚,他们有的做着压腿、短跑等赛前热身运动,有的与亲朋好友拍照留念。“收到中签短信那一刻,真的很开心!终于能在自己的家乡跑马拉松了!”市民蔡洪涛说。
在赛道两侧加油的人群中,张平不停挥舞着鲜艳的彩旗,为选手加油助威。“我是特意从安徽赶过来的。”张平告诉记者。今年“哈马”启动报名后,他和伙伴们一起报名参加,很遗憾他没有中签,但是还是来到现场,为小伙伴们加油的同时,还能领略哈尔滨迷人的欧陆风情。
“从报名情况看,参与度创出新高。6月30日报名首日5小时就已突破2万人,到报名截止时,报名参加全程和半程马拉松的人数达25130人,迷你马拉松报名人数达到17813人,总人数达42943人。”哈马企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宣传部陈玙告诉记者。由于全马和半马两个项目的参赛名额均为6000人,要通过抽签方式确定最终参赛者。
陈玙坦言本次哈马抽签一律不设门槛、不看成绩,全是电脑随机抽出参赛者,保证公平和公正,让每个报名者都有相同的机会中签。国际马拉松赛事中,当报名人数远超参赛名额时,通常会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参赛者参加最终的比赛。陈玙说,他们与专业的程序开发公司合作,专门为“哈马”设计了报名系统,报名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的卡顿,非常顺畅,将来“哈马”报名有可能会提高门槛,要求跑友提供相应项目的完赛成绩。“报名异常火爆,是这项赛事强劲生命力的有力证明。”陈玙告诉记者。
全民乐享马拉松嘉年华
在全程马拉松的比赛起点,几位来自北京的参赛选手精神抖擞,反复地在原地踮着脚步,而看似寻常的动作却挤满了围观的人。61岁的霍志民抬起了赤裸的脚说:“我们是中华赤脚团北京长跑俱乐部分部的,我们要赤脚上阵!赤脚跑步可以让大地给予足底充分按摩,对膝盖也有好处,最重要的是哈尔滨的城市整洁,路面干净,赤脚上阵,再适合不过。”这是霍志民第一次参加哈尔滨马拉松,这也是他参加的第55个赤脚马拉松了,2012年,他曾跑出了3小时58分28秒的全程马拉松的好成绩,拿到了国家三级运动员的荣誉称号。
来自哥斯达黎加的参赛选手安卓丝期待这场“哈马”已经很久了。他说,虽然是第一次来哈尔滨,但这里的建筑看起来却很亲切,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都很热情,很有归属感,他将以一种愉悦和放松的心态享受比赛的过程。
“终于能来参加哈尔滨国际马拉松比赛啦!”在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比赛终点,来自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的宣传干部刘加海气喘嘘嘘,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哈马。“1小时43分30秒”,对于这个成绩,刘加海表示并没有跑出他的最佳水平,不过整个参赛过程仍让他难以忘怀。刘加海告诉记者,赛前热身的状态非常好!这种状态不仅仅来自提前了一个小时的肢体运动,更来自于赛前3万人齐唱国歌亢奋、激动的现场气氛,迅速将每个人的情绪都“燃”了起来。比赛中,在跑到15公里时,刘加海的身体已经开始透支,不过,他仍然享受这个过程。他说,跑马拉松不仅是对身体的极限挑战,更是对精神意志的一种磨砺和进取。
对于哈尔滨能够举办这样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刘加海表示,这不仅能为城市提供展示的舞台,更能够有效地以体育文化产业推动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积蓄发展的新动能。
手机APP让保障高效精准
近3万人参加的全民体育盛事的背后,是组织保障方面众多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为了赛事完美运行,哈市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很多工作人员在默默地奉献着。
26日6时许,记者在“哈马”起跑处看到两名身着荧光绿T恤,胸前带着橙色“志愿者”标识的女孩站在“哈马”起跑点前正低头“玩手机”。大家都各司其职,这二人为何玩耍?“我们正在用手机打卡,标记已到岗。”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秋菊的话化解了记者的疑虑。王秋菊打卡后,记者在她手机上看到了一个点亮的小蓝点。“首届‘哈马’组织保障做的已经很完善了,但为了服务更便捷、效率更高效,今年组委会引入了工作人员‘现场模块APP’,按赛事区域设置赛事模块,实现实时地图功能。”哈马企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宣传部陈玙说。此次赛事工作人员、医疗人员和志愿者等通过智能手机登陆APP后,将以不同颜色出现地图上,通过这个系统,一方面各岗位人员的所在位置可以被准确获知,便于管控;另一方面,在赛事有突发情况发生时,工作人员、医疗人员和志愿者可通过应用精准定位、发出求助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信息传达时间,以便快速解决问题,并在赛后有据可查。“为了厘清责任,更好管理工作人员,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大组长’岗位和管理制度,更加细化管理层级。”哈马赛事组志愿者部负责人段雨印说。
现场记者注意到,虽然选手参与度很高,但是秩序井然,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保安人员在跑道两侧分布有序,为赛事护航。“我们根据赛道沿线不同情况安排人员。起点和终点人流密集,因此间隔10米设一个安保小组;在沿线赛道两侧商家、居民密集区、观众较多区域,间隔30米设一个安保小组。赛道经过桥梁、无观众区时,间隔50米设一个安保小组。如果遇有突发事件,赛道对面和临近的安保小组以及现场处置警力将快速支援,有效处置。”哈尔滨市公安局大型活动保卫办公室主任徐建伟介绍说。从26日5时起,在全程、半程、迷你马拉松赛道及周边路段,哈市公安机关5000余警力分批上岗。“我们重新规划了赛道,两个多月前开始筹备安保,对新赛道沿线加大了安保设施布置。”徐建伟说。在原有“天眼”基础上,哈尔滨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丰富完善了沿线监控点位100个(临时点位及固定点位),近300个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确保了赛道沿线全覆盖、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