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穿越大庆“历史性拐点” 近年大庆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述评
2017-09-14 08:57:02 来源:大庆网  作者:贾超时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世界大学生龙舟赛展示大庆新形象。刘为强 摄

  东北网9月14日讯 时间是一个伟大作者。

  “十二五”收官,大庆经济出现“历史性拐点”。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1.5%增长预期未能实现,历史首次负增长2.3%,接着地方财政连续两年负增长。《每日经济新闻》甚至用“大庆GDP断崖式下滑”来报道这一“大事件”。

  今年前6个月,大庆经济增长2.3%、公共财政增长5.8%,这是继2016年实现“由负转正”至1.7%后的企稳回升,非油经济比重由52.8%提高到77%、非公经济由20.6%提高到45.2%,大庆正努力走出“历史性拐点”阴影。

  时间转瞬即逝。但相信每个大庆人都能够从以上两组数字中读出“来之不易”,也能读懂市委、市政府的使命与担当。

  上周,既对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三步走”战略,又能充分表达大庆转型发展全面振兴总体构想的《中共大庆市委、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意见》报批后获省委、省政府支持。这是省委8月18日专题研究通过《大庆“油头化尾”产业实施方案》后,对大庆作的又一战略性决策,如此规格、密度和支持,实属罕见。

  转型发展决定大庆未来,是320万大庆人民的核心利益。不论是争当“排头兵”,还是推进“油头化尾”,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要求的执行和落实,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确保大庆各项工作赶在实处、走在前列,更好担当起转型发展的历史责任。

  历史,常常凝炼成一次次选择;选择,又常常开启一段段崭新历史。

  近年来,置身大庆经济前所未有困难期,市委、市政府以对大庆历史、人民和未来负责的情怀,直面挑战、勇于担当,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勤勉尽责、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大庆转型发展进入新境界。

  找准大庆转型升级一条路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的“关键药方”和省委要求,研判市情“对症抓药”,明确“排头兵”的发展定位、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毋庸置疑。大庆谋求可持续发展近30年,实践的关键词从替代产业、接续产业到现代化城市,一直想招儿、一直努力,有变化有成绩、有挫折有教训。

  尤其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国经济“三期叠加”,加之原油“量价双降”,更加使大庆是“雪上加霜”:经济总量由2013年4100亿元峰值陡降至2016年的2610亿元,在全国262座资源型城市中的位次也由2013年的第3位降至第15位,且难挡后移趋势。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直观看,原油“量价双降”使原油销售收入对区域的贡献率由92%降至72%,降没了算丢了大庆不少GDP。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根本症结在于大庆的经济结构不优、内生动力不足、接续产业单一而脆弱。

  还说2015年,从产业看,大庆原油贡献GDP906亿元、农业190亿元、石化170亿元,这是超百亿的,其后是食品63.8亿元、装备制造40亿元,再往后找个超10亿元的都费劲了。这就是辛辛苦苦忙活了这么多年的“超现实”,动力不足的大庆拿什么去和那些奔跑正猛的城市争位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庆之“病”也是东北共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分析透彻:“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通过创新实现优化升级、脱胎换骨,进行深化改革创新,实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性调整”。其后,总书记两次对黑龙江重要讲话为大庆开出关键药方:“大庆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油城’发展转型”。

  大庆之躯乃龙江中坚。省委书记张庆伟要求大庆:“工业强市、油化兴市,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

  新一届市委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折不扣,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要求有声有色。

  对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明晰大庆转型升级的方向、目标。承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三步走”战略,明确“排头兵”的任务、路径。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

  既为“世界性难题”,实现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是要找准一条路,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继承、创新、发展,深化市情“四个阶段特征”认识,弄清大庆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点上——原油产量处在战略调减阶段、接续产业处在初级培育阶段、改革创新处在集中攻坚阶段、城乡发展处在融合初级阶段。明晰“三个城市定位”方向,大庆要建成啥样?——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化工城市、中国新兴的高端制造城市、中国绿色生态典范城市。抓好“油头化尾”上升省级战略契机,以弹好重构产业、重组要素、重聚动能、重塑环境“四重奏”为路径“重构大庆经济”。

  既为全面转型升级,就不能是偏向一隅,畸形成长。比照国务院《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大庆应属成熟型到再生型资源城市转型跨越界定。以“三步走三级跳”为实施步骤,统筹推进大庆经济、城市、生态、体制、社会治理“五个转型”,而其支撑是30项重点任务,是横跨13年的区间约束性指标,由10个“雁阵式”产业板块领衔,兼顾了现实基础、供需变化和适度前瞻,契合国际前沿产业大势,也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

  毫无疑问,实现大庆转型发展全面振兴之路,就是争当“排头兵”之路。这条路,既有战略上考虑的顶层设计,也有从战术战法上的精心细致安排。

  一座城市的发展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只要方向对了,路子找准了,就不怕路途遥远。

  咬定多元产业支撑一座山

  把加快构建多元产业支撑体系作为最紧迫任务,以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为突破口,大上产业项目、上大产业项目,艰难走出经济“谷底”

  从一座山峰攀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首先要穿越一个非理想状态的“峡谷”。这是美国新锐经济学家凯文·凯利《新经济新规则》一书中的观点。他的这个比喻,很契合近年来大庆经济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那么,大庆人是如何穿越“峡谷”,开始新的攀登呢?

  大庆的“非理想状态”出现在2015年,原油持续稳产4000万吨后,开始调减162万吨,而这一年的国际油价也降至几年来最低点的50美元左右,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资源陷阱”不期而至。对于这年大庆GDP首次出现的-2.3%,东北石油学院经管学院有关专家认为,如果后期不是政府一班人果断采取“保增长”举措,数字一定会更难看。

  加快构建多元产业支撑体系,自此成为大庆抓经济的核心词。从既有需求增长空间又有供给优势的产业领域发力,多方挖潜,全力打响了一场规上工业保卫战,一批石化项目落地生根、在建的重大战略龙头项目扎实推进、地方重点产业链项目加快升级,以及电商、文旅等产业项目争相涌入成长。尤其是接续产业的当家项目石化有了根本性变化,从过去只是中石油一条线,到中石油、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引进民营石化大项目三条线“并肩发力”。

  “十三五”开局后,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深入挖掘重点产业发展、动能持续转换、管理经营增效和重大政策机遇4个方面31项增长潜力。

  立足“工业强市、油化兴市”,大上产业项目、上大产业项目,渐入佳境。——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改扩建启动建设,120万吨乙烯上产带动大宗石化产品量大幅增长,联谊石化550万吨重油催化裂解、禾工1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落地开工,沃尔沃轿车下线并实现全球销售,映奥新一代显示屏开工,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上线。福瑞邦、伊利等重点企业扩能升级。

  两年来,全市新建续建千万元以上项目613个、亿元以上207个。2016年,在石油工业增加值比2011年减少1278亿元、与原油相关税收减少22亿元的情况下,大庆经济“由负转正”、增长1.7%。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产分别增长2.3%和5.8%,创近三年最高;地方工业增长12.5%、拉动全市工业3年来首次回到正向增长区间。更可喜的是,经济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三次产业由2011年的3.6:82.1:14.3调整到7.2:58.4:34.4,非油经济比重由52.8%提高到77%、非公经济比重由20.6%上升至45.2%。

  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韧劲,咬定加快构建多元产业支撑体系这座“青山”,经济取得的每一个积极变化和进步,都是在为“排头兵”的新定位,夯实着基础、积蓄着力量。

  今年4月,大庆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等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和“两个优先”政策支持。

  推开走向世界舞台一扇窗

  “大庆豪车”乘专列登抵万里之外的比利时泽布鲁日港,央视“秋晚”落户大庆、“魅力中国城”竞演晋身第二轮18强,市场主体达到18.9万户,前8个月机场吞吐量39.9万人、同比增长22.8%,全市新增人口5.8万

  今年6月30日,首批120多辆沃尔沃S90轿车乘专列登抵泽布鲁日港,比利时人用最高经贸礼节迎接万里之外的大庆人,“大庆制造”据此打开欧洲市场,这既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给大庆的红利,也在世界高端制造业领域有了“大庆身影”。

  信息时代,世界早已是地球村。大庆转型升级,必须打开格局,放眼世界大舞台去对比、去谋划,争着抢着融入新一轮国家生产力布局。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资源配置率不高、市场化程度不够、新动能明显不足等关键问题,着力点就是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大庆的每一项改革推进,都是一场攻坚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顶住各种压力,积极稳妥推进各领域改革,为转型发展释放活力与生机。

  市里能主导的一步到位——理顺高新区、经开区管理体制,下放发改、工信等14项市级权力;市级行政审批动态减少260项,审批提速60%;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市属6个“水龙头”合为一处、3片供热网结成一家;全面启动市域31家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双元教育、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试点。

  地企联手的协调推进——撤销油田石化两个教育中心,大庆教育“三足鼎立”终结;驻庆央企“三供一业”及企业办社会分离移交改革有了阶段性成果。

  面向市场的遵循规律——出台“促进产业项目发展的意见”;设立40亿元产业项目投资母基金以及高新技术、石化、大健康、奶业、旅游等子资金;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企业投资承诺制试点;全市市场主体达到18.9万户,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4家。

  多方联动的注重实效——与40家高校建立协作机制;申建国际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科研通过评审;与周边城市实施合作项目84个。

  深化改革迸发活力,扩大开放则在更大舞台塑造了大庆新形象。连日来,随着市内各媒体对大庆承办“央视秋晚”的倒计时报道,能到现场去看“央视秋晚”、亲自感受这场有全球7亿华人“围观”的文化盛宴,已成为每个大庆人的愿望。像“央视秋晚”一样,通过市场化运作,3年来大庆已成功承办了国际斯诺克锦标赛、世界大学生龙舟赛、铁人三项赛等29项国内外顶级文体赛事。上个月,大庆参选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节目播出一周时间,市民通过微信投票400多万张,成功进入第二轮。

  奋进的大庆、谦和的大庆、活力的大庆、美丽的大庆、开放的大庆,世界开始更加关注和认识一个崭新大庆。尤其近些天,哈大高速大庆出口总要排长队,“抱怨”其实不也是另一种赞赏吗?下面这组数据就是我们这座城市吸引力增强、人气骤升的最好注解。据市统计局统计,前8个月,大庆机场吞吐量39.9万人、同比增长22.8%;铁路客运量461万人、同比增长2.3%。就在全国都在诟病东北人才“东南飞”的时候,大庆却风景这边独好,据公安大数据平台统计,年初以来,全市新增人口5.8万人。

  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个人

  经济遇冷不冷民心、财政再难不难百姓。托牢底线,两年精准脱贫29695人。去年市本级民生支出73.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75.6%,今年预算8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78%

  一份情怀,几年牵挂。

  2015年5月5日,韩立华到庆任职时表示,坚持改善民生这一首要目标,倾心倾力提高大庆人民幸福指数。今年7月5日,石嘉兴履新代市长时表示,千方百计办实事惠民生,补齐民生短板。

  他们对320万大庆人民的这一郑重承诺,3年来从未改变,每天都在用心用情用力践行着。

  尽管此前地方财政连续两年都是负增长,政府“勒紧裤腰带”,但花给老百姓的钱只增不减。即便最困难的2015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仍较上年提高3.9%;去年,民生支出73.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75.6%;今年民生支出预算8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78%。

  去年,大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9元、居全省首位、东三省地市级以上城市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9元,居全省第5位。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6%。还是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落户家庭轿车24638台,大庆西站附近一处新楼盘开盘,2小时便被抢购一空,百姓的趋优消费依然坚挺。

  当然,政府财力不足,干什么都要反复权衡,一是政府有钱能干的,百姓急需的。二是精准对接,是百姓要干的。这与过去“撒大网、漫天灌、我要干”有着根本转变。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大庆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市委市政府坚持确保一个贫困户都不能落下。市脱贫领导小组先后召开10次扶贫相关会议,市领导每次去县里调研,都要随机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与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座谈,查看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会帮扶是否精准,“回头看”是否看准,有针对性地抓好问题整改是否到位。到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分别由3年前的22882户、55548人减少到11736户、25853人。

  从就学、就医这些百姓最关注的领域入手,加快提升公共服务,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组建医院联盟,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目前大庆企业人员退休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新农合人均筹资、居民大病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保持全省领先。

  还是用数据说话,据前不久的一份调查统计,大庆百姓对城市的安全感、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6.7%和95.8%。

  点燃加油干事创业一团火

  新一届市委从“我”做起、以上率下,带头践行大庆“八个好作风”,勤勉尽责、夙夜在公。县区、部门纷纷撸起袖子、奋发争先,又见大庆精神大庆人

  53年前,新华社记者袁木那篇著名的《大庆精神大庆人》长篇通讯,生动地记录了大庆那场气吞山河的石油大会战,也展示了大庆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时代风采。

  岁月更迭,时代在变,但当代大庆人的初心依然。这份初心是对中央和省委政治任务的担当,是对大庆历史、现在和未来高度负责的神圣使命。

  推动大庆转型升级,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不同以往,“难度系数”可以想象,一般化的工作要求,一般化的精神状态肯定不行,必须举全市之力,拿出革命性的举措,拿出宁肯少活20年的那股劲头来。

  9月11日,响彻萨区北二路上空的鞭炮声经久不息,投资21亿元、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的大庆汽车城主体封顶,5万平方米国内首家汽车超市、22万平方米全国最大二手车交易广场将先期投用,这距3月中旬市领导在京与中房联合集团高层会商引进该项目仅160天。近年来,把产业项目作为“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对看准的重大产业项目,果断决策、盯住不放,不磨叽、敢担当。

  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示范带动。从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到各专题会、现场办公会,讲官话念材料的少了、带着问题研究问题直奔主题的多了;从政府部门、各级办事大厅,到各县区、各园区,听汇报的少了、走下去的多了,官样子少了、笑脸相迎的多了。有不少市委、市政府年轻工作人员,甚至越来越有了这样的感受,现在要想跟得上市领导的工作节奏,真得一溜儿小跑了。

  中升集团在肇州杏山工业园投资已近10亿,前不久其旗下格林赫斯兽药中试完成后,却一直拿不到生产批文。县领导3次进京4次跑省,蹲在相关部门办公室的门口一等就是好几天。批文来了,企业负责人当即表示,今年再建一个新厂。

  新一届市委把持续改进作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倡导践行对表看齐、政治坚定,勤于学习、知行合一,改革创新、求变求进,夙夜在公、勤勉高效,务实担当、攻坚克难,精益求精、严谨细致,心系百姓、真挚为民,严格自律、清正廉洁的大庆“八个好作风”,就像点燃了全市上下加油干事创业的一团火,不仅提升了干部群众精气神,也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正因如此,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正成为大庆争当“排头兵”的强大精神动力。

  严守纪律规矩法律一把尺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打造良好政治生态,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事担当。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前7个月,全市共查处各类违纪案件744件

  几年前大庆发生的腐败案件,一度让大庆的政治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新一届市委深刻汲取这一教训,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时刻肩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为大庆的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市委一班人坚持修身从俭、省身从严、执政从廉,带头遵守纪律规矩。从一个具体民生项目建设、到“排头兵”意见形成,从一个干部使用、到启动“优秀年轻人才选拔工程”,没有一言堂,不独占话语权,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始终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催生了大庆班子团结、地企同心、干群合力的良好政治生态。

  从严治党,必须“严”字当头、动真碰硬,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今年7月25日,市纪委网站一条“大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王波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刷屏“朋友圈”。前7个月,全市共查处各类违纪案件744件、结案67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73人,同比分别增长59.3%、73.6%和61%。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九届市委巡察工作规划》,从7月12日起,7个巡察组开始对12个市直部门、5个事业单位、2个市属企业和2个乡镇党组织开展巡察,大庆抓党风廉政建设步入制度化常态化。

  风云际会,沧海横流。任何挑战都动摇不了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再多困难也阻挡不了全市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坚定步伐。

  大庆正在争当“排头兵”的大路上迅跑!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