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央视中秋晚会(大庆)受到全球瞩目。本报记者郭俊峰摄
推开走向世界舞台一扇窗
“大庆豪车”运抵比利时泽布鲁日港,央视中秋晚会落户大庆。市场主体达到18.9万户,前8个月机场吞吐量39.9万人、同比增长22.8%,新增人口5.8万
今年6月30日,首批120多辆沃尔沃S90轿车乘中欧专列登抵比利时泽布鲁日港,“大庆造”豪车在世界高端制造业领域发出“大庆声音”。截至10月中旬,已向欧美市场出口2.4万余辆。
信息时代,世界是地球村。大庆转型升级,必须打开格局,放眼世界大舞台,融入新一轮国家生产力布局。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资源配置率不高、市场化程度不够、新动能明显不足等关键问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近年来,大庆打响改革攻坚战,千方百计为转型发展释放生机和活力。
市里能主导的一步到位。理顺高新区、经开区管理体制,下放发改、工信等14项市级权力;市级行政审批动态减少260项,审批提速60%;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市属6个“水龙头”合为一处、3片供热网结成一家;全面启动市域31家公立医院改革。
地企联手的协调推进。撤销油田石化两个教育中心,大庆教育“三足鼎立”终结;驻庆央企“三供一业”及企业办社会分离移交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面向市场的遵循规律。出台“促进产业项目发展的意见”;设立40亿元产业项目投资母基金以及高新技术、石化、大健康、奶业、旅游等子资金;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企业投资承诺制试点;全市市场主体达到18.9万户,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4家。
多方联动的注重实效。与40家高校建立协作机制;申建国际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可研通过评审;与周边城市实施合作项目84个。
深化改革迸发活力,扩大开放则在更大舞台塑造了大庆新形象。2017年央视中秋晚会在大庆成功举办,通过市场化运作,3年来类似的文化和体育“盛宴”在大庆接连上演,已成功举办斯诺克国际锦标赛、世界大学生龙舟赛、铁人三项赛等国内外顶级文体赛事29项。
据大庆市统计局统计,今年前8个月,大庆机场旅客吞吐量39.9万人、同比增长22.8%;铁路客运量461万人、同比增长2.3%。公安大数据平台统计,年初以来大庆新增人口5.8万人,尽显“风景这边独好”。

福瑞邦生物医药项目不断扩能升级。本报记者刘心杨摄
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个人
经济遇冷不冷民心、财政再难不难百姓。托牢底线,两年精准脱贫29695人;去年市本级民生支出73.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75.6%;今年预算8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78%
2015年5月5日,韩立华到大庆任职时表示,坚持改善民生这一首要目标,倾心倾力提高大庆人民幸福指数。今年7月5日,石嘉兴履新代市长时表示,千方百计办实事惠民生,补齐民生短板。
此前,大庆地方财政连续两年负增长,政府“勒紧裤腰带”,但花给老百姓的钱只增不减。即便最困难的2015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仍较上年提高3.9%;2016年,民生支出73.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75.6%;今年民生支出预算8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8%。
2016年,大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9元、居全省首位、东三省地市级以上城市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9元,居全省第5位。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6%。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大庆市委市政府坚持确保一个贫困户都不能落下。市领导每次到县里调研,都要随机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与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座谈,查看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会帮扶是否精准,有针对性地抓好问题整改是否到位。到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分别由3年前的22882户、55548人减少到11736户、25853人。
从就学、就医等百姓最关注的领域入手,加快提升公共服务,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组建医院联盟,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目前,大庆企业人员退休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新农合人均筹资、居民大病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保持全省领先。
前不久出炉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庆百姓的城市安全感、满意度分别达96.7%和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