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1日讯(记者杨金光 编辑李玥)12月20日晚,哈工大第二校区文体中心的讲堂里迎来了“正能量宣讲团”的第100场讲座。

秦裕琨院士做第100场讲座。
退而不休 传播正能量
2016年5月,哈工大组建了离退休正能量宣讲团。目前宣讲团成员有70名,他们的平均年龄8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92岁。这些老教授是院士、专家、行业精英,曾为国家和学校发展建设做过突出贡献,在学界和行业里享有较高威望。
“1+1等于几?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一定等于2;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1+1>2。”“美国自由女神像的废料,从无人接手到熔炉再造小自由神像,售卖出了更高的价格。这就是创新>2的价值。”“学习上要一丝不苟、严谨求实,思想上要有想象力,不断开拓创新。”今年92岁的袁哲俊老教授的讲座总是让学生们感到豁然开朗。袁哲俊老教授是哈工大机械制造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著名刀具专家,在刀具和超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很深厚的学术造诣。
今年89岁的袁礼周教授,退休前在哈工大开展党建等工作。他曾历时半个多月写出了1万字的讲稿《我的信仰》,用亲身经历讲述了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铿锵有力的语言和强大的气场,感染着学生和老师。
宣讲团成员也是哈工大发展壮大打基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哈工大人赞誉他们为学校做出的贡献。

哈工大离退休工作处为宣讲团成员颁发百场纪念奖章。
百场讲座 照亮学生心路
宣讲团成立一年半以来, 100场讲座受众近万人,老教授们以自己丰富的阅历、思考和见解,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信念。
这些内容丰富的讲座,感染了诸多学子。哈工大航天学院学生庞甲男说:“老教授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差距,老同志是一面旗帜,让我们知道哈工大人应有的担当。”

讲座现场。
薪火相传 默默付出更感人
严寒酷暑、披星戴月,一场场讲座背后也蕴藏了老教授们太多感人的故事。
一年半的时间里,袁礼周教授做了20场讲座。每场讲座下来都得一个多小时,但他从不说累。准备讲稿,他跟做学问一样认真,半夜有了好想法,赶紧下床拿笔记录。晚上有讲座,他怕吃晚饭犯困,就饿着肚子,直到活动结束后再回去吃饭;90岁的外语系教授陆干,刚出院几天,依然给同学们做演讲;杨德庄老师为了讲好一次讲座,常常备课到深夜;美术大师林建群教授现场为学生作画,为学生破解科学艺术人生。
这些老先生虽然都是“大师”,却一点架子也没有。有次晚上同学们去航天学院的周士仁教授家听讲,老教授很热情,还准备了水果点心招呼他们,等同学们听完讲座要走的时候,才知道当天是周教授84岁的生日,为了不耽误演讲,老教授谢绝了要来祝寿的弟子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