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我省考古新发现 或将中华玉文化提前千年
2018-04-05 08:29:43 来源:生活报  作者:袁成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4月5日讯 近日,由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众评选活动,把我省饶河县小南山遗址推到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上。那么,饶河小南山遗址是靠什么,进入了“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阶段呢?日前,生活报记者采访了我省相关考古专家得知,小南山遗址竟把中华玉文化提前了一千年,向北推进了两千里!

  1991年公园施工现场挖出六十余件玉器

  4日,饶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永才向记者介绍,我省饶河小南山遗址目前在“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已进入终评阶段,将与26个考古项目角逐2017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并不是评选本身,而是这次考古成果对中华玉文化的意义十分重大。”杨永才说。

  杨永才介绍,小南山遗址位于饶河县的小南山公园,上世纪中后期曾发掘过一次,当时没有出土玉器,只是向当地居民征集过一些玉器。1991年,修建小南山瞭望塔的民工挖出一个双人合葬墓,墓里面的石器连同六十余件玉器都被他们藏起来了。后来,文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得到消息后,把这些文物追了回来。因为没有明确的地层关系,在年代判断上也并非科学测年,当时并不能确定这些文物的准确年代。

  2015年遗址正式发掘梳理出文化脉络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信息资料部主任、小南山考古领队李有骞博士日前向记者介绍,为明确小南山遗址地层堆积和文化内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饶河县文物管理所在2015年7月至11月,对该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

  “小南山在祖国最东北边疆,这里有目前中国最早的玉器出土,比以往的发现早了足足一千年;这里有距今九千年前的大规模墓地,代表了渔猎采集社会发展的巅峰时刻;这里梳理出从青铜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跨度六千年的文化脉络……正式发掘后,来自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各个精干团队在这里展开了合作;无人机、物探、三维记录、浮选、全覆盖保护棚等各种考古现代技术也纷纷上阵。”李有骞对小南山的情怀,在三年的考古中,慢慢地流淌成这段文字。

  3年发掘出土玉器等2000余件玉文化向前推进千年

  考古从哪里入手呢?记者的这一疑问,打开了李有骞的话匣子。“我们就从山上的双人合葬墓开始找线索呗!”李有骞说,因为小南山的树多、石头多,所以对于遗址的找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不能通过钻探、洛阳铲等方法和工具来挖掘……有一天,李有骞和队员们来到山上的一处断崖,通过断崖横切面的地层调查,以及在断崖下意外找到的一枚陶片,再加上李有骞团队和浙江大学团队合作,通过物探的方式,终于确定了遗址的位置。

  在发掘的过程中,李有骞最先发掘到的玉坠让他信心大增。这个玉坠中间有一个孔,先人们一般就是把这个玉坠用绳子穿起来,是戴在身上的装饰品。在接下来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石器和陶器。玉器有玉佩、玉管、玉珠、玉璧、玉环、玉锛和玉斧等。

  通过三年的考古发掘,考古队共发现玉器、石器和陶器等各类标本2000余件。李有骞告诉生活报记者,综合来看,小南山早期遗存的玉器应是目前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一批玉器,把中华玉文化提前了一千年,向北推进了两千里,对研究玉器的起源和扩散提供了新的基点。

  相关建议制定保护规划

  2017年 11月,“2017年饶河小南山遗址考古成果研讨会”在饶河县召开。专家学者认为小南山遗址发现的早期墓葬遗存代表了该地区一支新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为距今九千年左右。小南山早期遗存发现了大量玉器,为目前我国发现的应用玉器年代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对深入研究东北亚地区史前制玉、用玉特点以及探讨我国玉文化的起源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与会学者对地处边境县城的小南山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建议按照遗址公园的方向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