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2日讯(王安政 记者 包海多)4月11日,家住牡丹江市西安区朝鲜一区的居民金大娘来到牡丹江市西安公安分局共和社区警务队办理户口业务,金大娘刚一开口,负责朝鲜语服务的杨警官便走上来与她交流。在办理业务时,杨警官为金大娘和户籍民警当“现场翻译”,有了这位“双语”翻译,不到15分钟,金大娘的事就办完了,金大娘对民警热情的服务和流利的翻译竖起了大拇指。

牡丹江市西安公安分局辖区总人口17万,其中朝鲜族人口有1.65万,占总人口的9.7%,是牡丹江市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大多数朝鲜族青年近几年到国外打工,辖区呈现出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的地域特点。这些留守老人和儿童受语言教育的影响,存在普通话不标准,甚至不会说普通话的情况。如何对这部分居民更好地服务成了牡丹江市西安公安分局民警们的“心头大事”。
“四零”承诺服务要实现“全覆盖”,一个小区、一个户、一个人都不能落下。既然辖区内朝鲜族居民多,那就想办法在软硬件设施上实行“点对点”服务。为此,西安公安分局共和社区警务队率先对辖区居民开展“双语”服务。在硬件设施上,常见的门牌、标语、提示信息等内容分别标注出普通话和朝鲜语,方便朝鲜族居民识别。在人员配置上,共和社区警务队专门配备了2名朝鲜族民警,内勤民警主要对办理户口业务和前来咨询、办事、寻求帮助的居民开展服务,外勤民警主要在入户走访、办理案件等方面提供朝鲜语服务,当好现场的“翻译人员”。

负责朝鲜语服务的内勤杨警官在工作时拾到一本韩国护照,由于熟知朝鲜语,杨警官很快根据护照上的信息查找到失主,并将护照交还给他。失主金先生用朝鲜语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负责朝鲜语服务的外勤民警高警官曾接到辖区居民求助,76岁的韩国籍黄先生不会说汉语,忘记了银行卡密码,去银行办理业务时,银行工作人员因其为外籍人员,也没有居住证明,无法为其办理变更密码业务。高警官在核实情况后,及时为其开具了居住证明,黄先生在办理完业务后,专门到共和社区警务队向高警官表示感谢,并说道:“以后我有不懂的就找你了!”。高警官流利地用朝鲜语对他说“没问题,找我就对了!”。
自开展“双语”服务以来,西安公安分局共和社区警务队已服务朝鲜族居民765人次,为183人办理了落户,为71人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现在,辖区内的朝鲜族居民已经成为了共和社区警务队里的“常客”,大家都喜欢来到警务队与两位开展“双语”服务的民警谈心事、话家常,他们成为了辖区朝鲜族居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