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尔滨科技企业数量质量"跑步"提升
2018-05-23 07:04: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薛婧 李爱民 邱成 苏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万鑫石墨谷产品成体系产能翻番增

  黑龙江日报5月23日讯 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九州路上,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石墨烯导电浆料生产线正在紧张运转;而在一公里外的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产业园则在快马加鞭建设中,正在形成年产万吨石墨烯导电浆料生产线。站在生产线旁,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哈工大教授袁国辉兴奋而感慨,两年前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全景。

  2016年5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视察,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参观科技成果展示项目时,在万鑫石墨展位前驻足,并接过装有黑色石墨烯导电浆料的器皿,了解企业研发生产情况。总书记的关注和鼓励,让袁国辉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攻坚克难的决心更加坚定,加快了石墨烯产业化技术攻关的步伐。到2016年年底,万鑫石墨谷产能已从1000吨达到5000吨,今年年底将达万吨。

  日前,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产业园,在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大楼上,工人们正在进行着外立面的装饰,楼内则正在进行着生产线的调试。“产业园总投资16.5亿元,占地17万平方米,目前一期已建设6万平方米。”袁国辉边介绍边带领记者走进石墨烯导电浆料生产车间,指着一列列一字排开的塔罐说:“生产线投产后,来自鸡西等地的石墨原料微粒,将在这些设备中被层层剥离,由最初的三维形态变成二维的粉体。”他介绍,这种机械“剥离”过程全部在罐体中展开,正是这种特殊工艺实现的结构转变,才引发了最终产品性能质的飞跃。“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目前按照石墨烯水系和非水系两个系列,我们已形成10余种有效产品。”袁国辉说,万鑫石墨谷的产品之所以能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缘于研发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常年的技术攻关。

  从石墨到石墨烯,从负极材料到导电浆料……30多岁起,袁国辉便跟着教授一起搞产业化。在石墨深加工领域深耕30多年,省内大小石墨矿区他跑过无数个来回,与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可谓实至名归的“石墨通”。长期以来,袁国辉一直从事与新能源有关研究,包括化学电源及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及电极材料和天然石墨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在注重提高基础研究水平的同时,他特别注重将实验室成果进行产业化。而数年前的一次考察,真正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当时,袁国辉与我省几位专家去省内天然石墨产地考察。他发现当地天然石墨产业仅有采矿和浮选,产品也仅有各种规格的石墨精粉,石墨企业的技术水平停留在较低的阶段,没有石墨的深加工。“如果石墨产业仅停留在浮选阶段,产品仅是低端石墨精粉,那是对天然石墨资源的浪费。石墨完全可以通过深加工的方式,变成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即使是今天,石墨深加工产业在技术上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袁国辉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助力龙江石墨产业提高附加值。

  思想很快转化为行动。通过与中国宝安集团下属的鸡西市贝特瑞石墨产业园有限公司合作,袁国辉研发了新型负极材料制备技术,使我国的鳞片石墨球形化技术、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技术达到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到哈尔滨视察两年来,袁国辉带领他的团队快马加鞭,除快速推进企业的研发生产建设外,还以万鑫石墨谷为牵头单位,组建了黑龙江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团队在与未来可穿戴有关的新能源领域,重点对柔性电极及柔性储能装置进行了研究,产业化的路子也越走越宽。随着万鑫石墨谷科技产业园的建设,石墨(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正在建设中,将为行业及省内中小企业提供产业技术服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