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书写新时代龙江答卷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两周年之际
2018-05-23 07:41: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八)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对黑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具有方向感和地方特点,也让我们对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美好环境无限向往。

  既要扮靓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颜值”,又要做大“两座金山银山”的“价值”,黑龙江的生态建设向着更靓丽更饱满更蓬勃的状态发展。

  肩负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重大责任的黑龙江,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强省建设的步伐,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棵树接一棵树,一片林接一片林,空气清新得几乎挤得出绿汁来。”这是游客对黑龙江林区的由衷赞美。我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双增长,进一步筑牢了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给每条河流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我省“五级”河长体系、3.5万名河长已全部到位——“河长制”赋予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河段一个负责人的名字。由此带动了“全民治”。“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终将成为黑龙江江河、湖沼、湿地的真实写照。

  绿化龙江大地、建设管护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我们伸出抚慰之手,呵护备至,温柔以待;执行“土十条”和“水十条”、坚决打赢大气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管控修复战役,我们铁拳出击,雷霆之势,刚性执行。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第一站的伊春,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大力推动林区转型发展,森林蓄积年增长1000万立方米以上,形成以森林食品、林都北药、森林生态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林业在职职工工资增长1.5倍,停伐富余职工转岗就业率达到99%,老林区焕发出青春活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正在向国家级生态产业园区迈进,万亩蓝莓产业园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走访看望的退休职工刘养顺,利用自家住房和庭院办起了“养顺农家院”。初夏,绿树掩映的农家院里,时不时传出刘养顺老伴“花衣大妈”与游客的说笑声。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黑瞎子岛,统筹生态保护与开放开发,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获批国家级,恢复生态面积2300亩,国际公路客货运输口岸即将获国务院批复,黑瞎子岛旅游区被评为AAAA级、旅游人数快速增长。

  令我们备感自豪的是,比起全国层面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还多了一座“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大自然馈赠,利用好这自然资源,就能成为推动龙江振兴发展的重要动能。用“冷资源”打造“热产业”,大力发展冰雪经济,促进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并借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冬风”,致力于把黑龙江建设成中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冰雪经济强省,进而成为国际冰雪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去年冬天,冰雪大世界用8万吨雪和500吨冰,打造了手机游戏里的经典峡谷场景,这是以精品意识优化“冰天雪地”供给的一个典型案例,铸造金山银山的匠心可圈可点。

  去年冬天,黑龙江开展全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标准最严的A级景区复核行动,不合格景区被取消资质,以“红黑名单”制度,让破坏旅游市场者无处可躲,捍卫金山银山的决心可见一斑。

  哲人说:“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物质循环。”诗人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产业升级、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推动了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的“绿色革命”。现在,尝到了保护环境的甜头的企业,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符合自身长远利益,努力在环保标准提升中提高效益,全社会关心环境、参与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绿色消费、共享经济快速发展,良好生态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外界喜欢用“大美”一词来形容黑龙江。大美之美,是一种契合自然的意境、是一种舒张自如的状态。当“美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达到的目标,当“美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唯有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咬定“青山”不放松,宁静、和谐、美丽的龙江,必将由愿景化为现实。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玥

【专题】牢记嘱托 崭新答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两周年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