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市多举措禁止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一刀切”
2018-08-14 14:16:37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张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14日讯 记者近日获悉,为切实做好我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防止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出现“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生态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我市要求坚决禁止环保问题整改“一刀切”。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机制,在边督边改中做到科学规范引导,避免集中停产停工,维护好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我市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其中,通过建立自查自改、立行立改、边督边改机制,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认真查找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建立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客观分析存在问题行业企业和领域环境问题,帮助企业和行业生产、经营回归正常环境保护标准之下。通过建立科学可行问题整改机制,严格防止不顾客观实际、不分青红皂白、不考虑群众权益的情况发生,严禁采取“紧急停产”“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大面积无序拆除清退等简单粗暴行为,更不得要求企业督察期间集中停产检修。既要积极回应群众合理诉求,也要兼顾广大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做到实事求是,分类梳理,疏堵结合、稳妥处理。

  为此,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要按照统一要求,在边督边改中认真研究、分类施策,注重把握工程施工、生活服务业、养殖业、特色产业、工业园区、采石采砂采矿行业企业、城市管理和“散乱污”企业,做到科学规范引导。在工程施工上,对于依法依规取得施工许可的各类建筑、市政、道路等工程项目,不得采取集中停工措施;对于其中未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应当针对具体环境问题开展整治,确需停工整治的,需依法实施。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正常停工修整,应由施工企业自行安排,不得在督察进驻期间要求集中修整。对于非法工程建设项目,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当依法依规查处到位、整治到位。在生活服务业上,对于具有合法手续的餐饮、洗涤修理等生活服务业,不得要求集中停工停业;确实存在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的,应“一家一策”实施整治。对于没有合法手续,且环境污染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应当按照环境保护和市场监管的有关规定,依法依规查处到位。对于人民群众环境信访反映的问题,经查实后依法处理,一事一办;需要对相关行业进行整治的,应制订整治方案,加强政策配套,有序推进工作,不得简单采取大面积停工停业等措施。在“散乱污”企业上,对于各类既无相关手续,又无污染防治设施的小作坊和“散乱污”企业,要综合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认真分析统计此类企业数量、特点和分布情况,对严重污染以及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散乱污”企业,要坚决依法关停取缔到位。同时,注重引导,避免整治工作中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涉及面广,矛盾复杂,我市要求在推进督察整改进程中既要强力推动、严格执法,又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直相关部门要将有关要求向社会公开,根据具体问题明确整改阶段目标,为直接负责查处整改的单位和个人留足整改时间。要加强與情监控,严密监控网络舆情信息,对于因私利或其他原因故意炒作“一刀切”问题的,要及时引导舆情,查处不法行为,确保與情平衡。同时,加强督察问责,对环保不作为、乱作为者坚决严肃问责,对违法者坚决依法打击。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