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即将生产的医生赶大早查房 身患癌症的护士一天小跑两万步…… 这群白衣天使无私奉献抚慰伤员
2018-08-27 11:01:06 来源:生活报  作者:霍营 朱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8月26日讯 “8·25”火灾事故发生后,哈市一院和哈市五院迅速行动,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投入抢救伤员的工作中,25日当天,生活报记者就兵分两路,来到收治伤员的两所医院,现场直击抢救过程。26日,记者再次来到医院,探访在紧张有序的抢救背后,那些发生在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身上的感人故事,他们用付出和爱,以及精湛的医术,为伤员们抚平伤痛。

  预产期临近哈市一院急诊科医生刘洋:

  晚上没回家休息患者阿姨心疼“你咋来这么早”

  在哈市一院参与抢救伤员的百余名医护人员中,有位医生的身影格外特别,她就是30岁的急诊科医生刘洋。还有10几天就到预产期了,但刘洋并没有回家休息,而是和同事们一起奋战在救治伤员的第一线。刘洋告诉记者,她主要负责四名伤员,有一位65岁的阿姨情绪有些激动,她不放心,今天7点多就过去查看。阿姨看见刘洋,心疼地说:“姑娘,你咋这么早就来了?快歇歇吧,别累坏了。”“阿姨,我昨晚没走。”从25日7点到医院,一直到26日晚上7点,刘洋一直在忙碌,高强度工作让她肚子里的小宝宝胎动变得频繁,宫缩也越来越多。在此期间,刘洋的爸爸两次来医院看女儿,想接她回家,可刘洋都拒绝了,“爸,科里患者多,同事忙不过来,我身体还行,多坚持一会。”

  刘洋的爱人刘誉博是哈市一院EI CU的医生,主要负责三名重

  症监护室里的伤员。此次,夫妻俩也一起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工作中。刘洋工作起来雷厉风行,在她看来,患者恢复健康时也是她最欣慰的时候。刘洋说,再过几天,伤员的病情稳定些,她再休息。

  爱人也需照顾哈市一院护理部护士长侯凤雪:

  第一时间参与支援每隔两小时为伤员翻身叩背

  侯凤雪是哈市一院护理部的护士长,今年45岁,在这次救援行动中,她被抽调到骨五科进行支援,因为这里收治了两名伤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护理的要求比较高。可很少有人知道,几天前,她的爱人刚经历了一场肺部大手术,目前正在家休养,也需要人照顾。侯凤雪的婆婆今年80多岁,生活无法自理,孩子上初四,面临升学,家里几乎离不开人。在这种情况下,25日下午,接到医院的支援任务后,侯凤雪二话没说,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为了让她安心工作,丈夫说:“别担心,饿了我们点外卖,你就全力救治患者吧。”谈到这里,侯凤雪流下了眼泪。由于骨五科的两名伤员病情很重,都是腰椎骨折,每隔两个小时就要为伤员翻身,叩背。侯凤雪和护士们细心周到的护理,换来的是伤员发自心底的感谢。

  身患癌症哈市一院急诊科护士邓洁:

  突然接到这么多伤员一天走了两万多步

  今年48岁的邓洁是哈市一院急诊科的护士,从事护理工作28年了。就在去年,邓洁被查出了乳腺癌,手术后又进行了化疗,今年5月份刚刚返回到工作岗位。 25日6点多,邓洁接到科里打来的电话,有伤者需要抢救,让她赶紧回医院支援。没来得及吃饭的邓洁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迅速投入到抢救中。接收病人、执行医嘱、为伤员做心电检查、调床、验血、护送伤员去高压氧舱……邓洁说:“由于之前我们急诊病房都是满员,突然接收这么多伤员,我们要把现有的病人分流到别的病房,和这些病人的沟通工作都是护士来做。”

  人们常说“医生的嘴,护士的腿”,医生下完医嘱,护士的动作就要到位,有时候走都不赶趟儿,还得小跑。25日忙完一整天,晚上12点多到家,邓洁拿出手机一看,自己不知不觉间走了两万多步。短暂睡了几个小时后,26日7点,邓洁又准时来到医院,投入到第二天的救治当中。

  哈市五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黄丽滨:

  为八旬重患做气管切开术连轴忙30多个小时

  25日7时30分,81岁的女性伤者黄某被紧急送往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烧伤综合楼救治。记者了解到,黄大娘躯干烧伤3%,伴有较为严重的吸入性损伤,入院后直接被送进I CU急救。为帮黄大娘清理气管里的烟尘和有害物质,经过北京专家会诊,哈尔滨市第五医院的专家们在26日14时许为其做了气管切开术。参与手术的专家、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黄丽滨医生向记者介绍说:“手术进行了半个小时,非常成功,患者现在还在I CU,我们会继续密切观察她的病情变化。”

  据黄丽滨医生介绍,黄大娘还有高血压、冠心病,治疗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所以她的治疗过程会比较长。“我们院烧伤外科专家李宗瑜医生本来正在外地参加学术活动,今天中午紧急赶回医院,为患者会诊,并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记者解到,黄丽滨医生已在医院连轴忙碌了30多个小时,25日夜也仅是匆忙眯了两个小时,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