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新生vs教师攻略之小学:“小豆包”的人生画师
2018-09-10 16:41: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春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10日讯 (记者 王春颖) 9月10日是第34个教师节,也是新生开学的第二周。褪去稚嫩、拂去青涩……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新生无疑是教育战线上最值得关注的群体。细腻关怀、倾听沟通……这些“老掉牙”的教育守则逐渐被新时代教师所摒弃,面对新生,他们往往有着更奏效的方式方法打开新生入学适应期的瓶颈问题。这也是这些平凡的巨匠在不平凡岗位上做着日复一日的“小事”。

  教师节当日回校探访屠晓红老师的两名学生。

  爱建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屠晓红从教26年,今年是她带过的第六届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她历经了五轮学年大循环,用她自己的话说,每一年的新生入学她都热情如初的面对着孩子们,永远带着刚参加工作般的热情,喜欢孩子,更乐此不疲地穿梭在孩子们中间,听着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她就感到踏实。“从教年头长了,我会日积月累的写一些随笔,记录生活工作中的感动,看到字里行间,孩子们曾经带给我的感动,至今都会热泪盈眶。”屠晓红老师告诉记者,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豆包”,即便是小孩子也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动。

  “新入学的学生必定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从幼儿园到小学,衔接适应尚需过程,他们爱动、注意力时长时短,他们需要的不是批评和斥责,而是鼓励,”屠晓红说,“我自己的孩子已经考入大学,所以在学生们面前,我是老师更是一名‘大家长’,我肩负培养学生的重担,更要感召和培养家长。”目前,小学生的家长多是80后,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教育子女存在一定盲目性,如何科学构建起“5+2”培养工程,确保孩子在校5天培养起来的习惯在家2天能够维持,不要形成反复重复培养,这就成了当下要克服的问题。

  屠晓红老师为学生自费购买书籍。

  屠晓红老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孩子在入学的时候如同一张白纸,老师就是那画师,只有构图精细,才能成就一幅画。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养成习惯的重中之重,要让他们养成爱上学、喜爱班级、读书写字、专心听讲、与同学和谐相处的习惯,这些都需要鼓励。为此,屠晓红老师自费买了很多小奖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下,屠晓红老师的激励制度得到了良好反馈,在2018年毕业班小升初的考试中,屠晓红老师的班级一共有12名学生考入了名校,占了全校录取总数额1/3,在全校八个毕业班中成绩遥遥领先。屠晓红老师说:“习惯养成了,成绩自然不成问题。”

  从教26年,顽劣淘气的孩子屠晓红老师见得太多,但是她用她细腻的情怀的无微不至的爱,感动了这些学生。当某一天,屠老师从曾经顽劣不堪、一上学就哭鼻子的多动儿童手中接过工大附中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深感所付出的都值得了,那些一整节课抱着孩子安慰孩子、那些不分昼夜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近况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这就是平凡巨匠的爱。日历撕破了一本又一本,当再次定格在9月10日时,人们方才如梦初醒,我们欠老师们一句理直气壮的谢谢。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