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9日讯(记者 许诺)9月30日上午,在第五个烈士纪念日之际,东北烈士纪念馆将举行基本陈列开放仪式。经过升级改造后的“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将面向社会展出。
升级改造后的“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分为“东北沦陷抗日斗争兴起”、“联合御敌组建抗日联军”、“艰辛苦斗配合全国抗战”、“坚持斗争赢得抗战胜利”、“争取民主建立东北根据地”、“捍卫和平进行防御作战”、“扭转战局转入战略进攻”、“解放东北迎接新中国诞生”八个部分,共突出展示280位烈士(其中,抗日战争时期烈士162位、解放战争时期烈士118位),含烈士名录、照片、场景、文物等上万件,此外,还有幻影成像和大数据多媒体展示和查询系统等。
展览全面反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牺牲在东北以及在东北有过重要活动和作出突出贡献的英烈的感人事迹。
抗日战争部分集中展示在民族危亡之际,有血性的华夏儿女从自发到有组织抗击侵略者的不朽业绩,讴歌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及为世界和平而战的英勇无畏精神。解放战争部分集中展示的有为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而献身的革命先烈,有身经百战的纵队司令员、师长,也有刚翻身解放参军参战的农民和儿童团团员;有在前方战场上牺牲的普通战士,也有土改斗争中英勇就义的工作队队员,新闻工作者,根据地内的文化战士以及国际主义战士。展览突出展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八女投江、朱瑞、董存瑞、杨子荣等英烈和英雄群体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陈列以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发展进程为背景主线,以历史发展主要阶段为依据划分为八个部分。在各部分中以烈士功绩和影响或牺牲时间先后为依据进行烈士事迹展示。陈列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融入近现代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内容到形式进行较大幅度创新、提高。内容上既展示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的烈士,同时恢复展出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事迹,这部分内容自1992年撤展后一直未恢复展出,在征求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意见和建议后,重新恢复展出。在陈列形式方面,采用大数据多媒体展示和查询系统储存陈列图片、文物信息,馆藏烈士的生平资料和烈士名录供观众查阅,内设向烈士献花的形式表达对烈士的缅怀之情。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增设团队智慧讲解系统和智能手机APP导览,使观众根据时间确定参观展线,让参观趋于多元化、智慧化。
与此同时,东北烈士纪念馆的“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及罪恶展”也系统改造提升,面向社会开放。展览分为“魔网”“罪恶”“覆灭”三个部分,展出图片248张,场景和景观17处,还有图表和视频等。展览依托真实的历史遗存,以大量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充分展示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对哈尔滨地区人民的残暴统治,揭露日本侵略者利用伪满机构。
东北烈士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春杰表示,讲好红色故事,使英烈形象从史料中“站”起来,在展览中“动”起来,在体验参与中“活”起来,才能让英烈精神被更多的人感受和传扬。今年,东北烈士纪念馆整合展示资源,丰富展示内容,创新展陈手段,融入智慧博物馆功能,面向社会推出全新基本陈列“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将英烈事迹翔实展示,将英烈精神进行系统弘扬,强化观众互动融合新体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职能。今天是烈士纪念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主动参与到对英雄烈士的保护中去,从内心强化保护英烈的文化认同,从而真心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