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9日讯(记者 庄园) 10月12日,2018中国·桦川“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桦川首届“稻香节”将在“三江水稻之源”桦川县盛大启幕。

本次活动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围绕“树立星火大米品牌形象,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展现桦川“黑土稻香”文化和特色民俗风情,助力全县脱贫攻坚与农副产品产业提档升级。

近年来,桦川县重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围绕稻米产业做文章,全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稻—鱼、稻—蟹、稻—蛙、稻—鸭、稻—水蛭等新型共作技术,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水稻为中心,以特种养殖为带动的万亩稻田立体种养示范典型。

起初发展稻—鱼、稻—鸭共作模式时,桦川县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有机水稻种植防虫防草,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从2013年五良纯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试点种养开始,到星火朝鲜族乡等水稻乡镇农民自发开展稻田综合种养,2017年桦川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达到1.5万亩。今年,桦川县结合获批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契机,又重点发展了稻鳅、稻鸭、稻鱼等综合种养示范区达到2万亩。

在全力拓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同时,如何保证稻米品质,提高种养效益?桦川县选择用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方式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了解,桦川县稻米产业重点打绿色有机牌,制定发布了一批行业标准、技术规程,强化了品种品质、产品规格;星火朝鲜族乡、创业乡等“桦川大米”“星火大米”品牌生产核心区通过标准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优质米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订单开展台湾花鳅种植的五良、玉成等合作社,今年种植的3000亩鳅稻纯效益便可达300万元以上。
通过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桦川县将不断促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水稻种植水平大幅提升,以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全产业链逐步形成,实现桦川县农产品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输出升级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