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0日讯(记者 迟亦达)“你一个农民买画笔会画画吗?”郭丽华去文教店买画笔时老板娘问她。的确,拿起画笔放下锄头对于一个农村家庭妇女来说确实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但这个“梦想”偏偏让郭丽华实现了。

锄头变画笔 儿时圆梦
当记者走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经建乡时,朴素的郭丽华站在自家那间同样朴素并整洁的院子里。“谢谢您来看我!”当她双手紧紧握住记者手时,粗糙和有力同时从掌间袭来,这并不像一双画家的手。

儿时就喜欢画,因为家里穷没有条件学画。在自己女儿上初中时,郭丽华才拿起女儿上课时用的水彩画笔开始作画。后来去文教店买画笔,老板娘告诉她说文化馆有个姓苏的老师经常在这店里买画材,你可以去找她学画画。郭丽华第二天就去宾县文化馆找到了农民画美术辅导老师苏雪丹向她说想学画画的事。苏老师很高兴,还拿了小稿纸让郭丽华画给她看看。“你画的这么好,头3年你要早点来找我,你就不是今天的郭丽华了,跟我学画吧!”刚学画画时郭丽华都不懂,苏老师指点她时说她这画的不行,那画的不对,郭丽华心里打了退堂鼓。苏老师把纸的尺寸量好了再让郭丽华画,鼓励她说“有进步,等你拿到证书那天就有人买你的画了。”有了老师的鼓励和指导,郭丽华的绘画水平一天比一天高,铲地、做饭、抱柴火种种身边生活就被郭丽华用画笔记录了下来。
先打底稿,打完底稿后将底稿放大尺寸画到大纸上上色后定稿。
“现在创作的画大多都是按参赛主办方要求尺寸画的,自己画则是整开(1米*1米)或半开(1米*0.5米)大的。“郭丽华说,“2018年黑龙江省美术馆收藏了我20幅画。”她骄傲的说。
“那得看今天有多少活,赶着忙赶着画,忙完了撂下活就画,没啥固定时间。”当记者问到每天大约花多少时间来创作的时候,郭丽华简单回答道。农忙拿锄头,农闲拿画笔,这是她对自己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压力变动力 政府助力
画画的材料很贵,郭丽华家的土地还少,前些年她外出务工时的身体有多项劳累病,郭丽华向爱人要钱买画材她爱人并不支持。“你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了画那些有啥用,都失去劳动力,重活不能干,也不能挣钱,家里供两个孩子上学,你还要钱学画画,我还得供三个学生啊!这不够我呛吗,你不能挣钱还花钱。”听爱人这么说,再加上邻里乡亲里大部分人都不看好她画画,郭丽华的画画劲头一下子就没了。

这事她和画友们说了,画友们说“去找乡政府啊,你现在这条件就得找你所居住的经建乡政府,政府肯定能扶持你。”郭丽华就去了经建乡政府找到了党委书记满国强。听郭丽华说明来意后,满国强书记鼓励她把农民画创作坚持下去,由政府给她每年1000元钱的补助。这1000元钱买画画的材料不够用,她又去经建乡政府找了乡长高伟说明来意,满国强和高伟两位领导商量后由政府给郭丽华每年2000元的补助。一直扶持到今天。要是没有乡政府的扶持,郭丽华早就没有条件画了,有了满书记和高乡长的支持郭丽华放心大胆的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来。
农民变画家 荣誉满满
郭丽华现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宾县农民画协会会员,被中国农书画研究会评为百优画家,2019年2月26日聘任当选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农民画艺术委员会委员,2015年中国农民才艺风采大赛被评为十优画家。

2013年11月黑龙江省第二届农民画双年展上,作品《收玉米》获金奖,2014年5月这件作品还在世界情中国梦,中国农民画精品联合国总部展出,作品《收玉米》同年9月作品《丰收的喜悦》和《送戏下乡》两幅画获江西万安全国农民画展获优秀奖并收藏。2015年12月黑龙江省第三届农民画双年展上作品《五谷丰登》获金奖,《播种》获铜奖,2015年11月第三届秀州中国廉政农民画创作大赛作品《官民情》和《清正廉明》两幅画评为优秀奖入选收藏……谁也想不到,她就如此画出了名堂;黑龙江省宾县三宝乡民生村聂韩屯的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