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庆油田激励员工发挥原创精神,为企业创效。
东北网6月11日讯 “我不后悔,在当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和专职搞科研之间,我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后者。”说这话的是伍晓林。曾任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的他,一直被看做新一代油田科技领军人物。实行“双序列”后,伍晓林毫不犹豫地申请不再担任总工程师一职,如今的称谓是“大庆油田企业一级技术专家”。
“角色调整后变化很大。过去承担一些行政管理工作,了解实验进展大多听汇报;现在每周都能‘泡’在实验室里三四天。”伍晓林感慨地说。
伍晓林的选择并非个例。目前,大庆油田已有70多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自愿放弃管理岗位,重回科研一线。
石油工业关乎国家能源战略,石油工业的核心技术从来都“买不来”、“换不到”。大庆油田只有依靠自己,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主导技术和配套集成技术系列,才能为自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致力于打造超前的战略规划、高效的组织方式、开放的科研环境、全员的创新氛围、长效的机制保障,大庆油田用符合世界石油工业潮流和大庆油田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催生成果、催生人才。
人才潜能竞相迸发之日,就是企业兴旺发达之时。透过科技“官”重回实验室更可以看出,建立并不断完善自主创新管理体系,是创新成果迭出、创新人才层出不穷的内在基因。

科研人员装配一体化随钻仪器接收插件。
让科技人心无旁骛搞科研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的本质是人的创造性活动,充分调动人在科研活动中的积极性,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一环。
事实上,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让科技人心无旁骛搞科研,大庆油田一直在努力,“双序列”改革就是代表。
所谓的“双序列”,就是在原有行政管理序列基础上,为专业技术人才开辟一条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推进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转换,由千军万马挤行政管理序列的“独木桥”,变为两条序列共同发展的“双轨制”,为有不同发展意愿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快速成长的平台。
2015年,中国石油拉开“双序列”改革大幕,大庆油田2016年展开试点工作,2017年在所属各科研机构全面铺开。目前,大庆油田4家科研机构3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双序列”改革,希望向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方向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超过85%。
科技人才的回归,为企业注入强大动力。专业技术人员潜心钻研,创新创效活力增强。大庆油田通过推行公平公正的选聘体系、激发活力的薪酬体系、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专业技术人员的获得感和竞争意识并存,工作热情明显增加,参与科研、设计等工作的主动性大幅提升。仅2017年,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物探研究院承担的油田及钻探科研项目就增加33%,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的新开项目提高50%。

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激发科研人员攻关热情。
给科技人才搭梯子压担子给票子
“这是大庆油田给予科研人员的最高荣誉,说实话,没想过自己能够获奖,但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将其视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凭借高含水油田节能节水关键技术研究等6项成果,企业一级技术专家赵雪峰获得大庆油田技术创新突出贡献奖。
自2002年起,大庆油田设立技术创新突出贡献奖,每年评选一次且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17年来从未间断。获奖奖励,从最初的家用轿车发展为奖金,自去年起,奖金标准从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
专家也好,普通技术员也好,一线员工也好,凡能推进创新、革新,为持续稳产贡献力量者,皆视为人才,皆给予政策激励。而且生产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摸索、实践、总结而提炼出来的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经济性和普及性的发明创造,以员工的名字命名,激励他们继续发挥原创精神,自主创新、努力钻研、刻苦攻关,并且将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中,为企业增加效益创造更大的价值。
不只大庆油田,大庆炼化公司也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入手,采取政策上放宽、分配上倾斜、资金上照顾等各种措施,营造科技氛围;科技大会上,重奖科技功臣;科研与生产进一步结合;鼓励全员开展发明创造,对于员工的发明创造,随时授予、随时鉴定,每年进行一次评选,并帮助员工申请专利……
不断健全完善与开展科研工作相配套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为科研人员搭建成长“快速路”、营造攻关好环境发挥了作用。大庆油田加强科研管理,创新科研管理,首次对承担“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的13个课题长全面实施竞聘上岗,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建立市场化运行模式,开启技术攻关“加速度”。围绕“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展开攻关研究,2017年至今,大庆油田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5项,为大庆油田油气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加强三元复合驱管理。
接力棒在科技工作者手中无声传递
铁人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故事,深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其实,在大庆油田的辉煌背后,还有一大批勇跳科技“泥浆池”的新“铁人”,一根根接力棒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手中无声传递。
勇闯勘探禁区,挑战开发极限,创造多项世界纪录,82岁高龄的王启民用一生的信念与担当为“新时期铁人”作出最好的注解;从“石油之子”到“国之脊梁”,他的生日不仅与大庆油田发现是同一天,他的意志与智慧更是永不枯竭的高产油田。
在科研攻关的关键时刻,杨振宇悄悄地收起了中科院博士生录取通知书,全身心投入试验;乘坐的车翻入十几米的深沟,从车里钻出来的他满脸泥水,手里仍然紧紧护着取样的瓶子;生命的最后几天,他还在病床上与同事们探讨如何让表面活性剂适应大庆多样化的地质特征……杨振宇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科技兴企的誓言,他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激励着后来人替他圆梦“三元复合驱”。
对油田来说,采收率越高,采出的油就越多。特别在开发中后期,采收率提高一个百分点,难度不亚于百米成绩提高0.1秒。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一室副主任孙刚却说:“我人生的关键词就是‘采收率’,能在这方面搞出点名堂,就是我的梦想。”他用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行动,践行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一些科研成果也许会新旧更迭,但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在城市的记忆中,熠熠生辉。
也正是由于许许多多科技人员的无私奉献,勇于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在质疑挑战中探求真理,在大胆探索中破解难题,在不断突破中历练成长,才使得大庆油田不断前进,勇攀世界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高峰。如今,前行路上仍然充满挑战,科研人员从未停止过脚步,还在耕耘,还在挑战,还在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