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23日讯 冲破观念束缚,打破利益藩篱,在他的带领下,老国企实现新巨变;
全面改革创新,加强党的建设,在他的带领下,老国企书写新未来。
他是中国一重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短短三年,他和一重全体干部职工一起,彻底扭转了企业亏损的不利局面,践行了一名奋斗者的时代担当。
走近刘明忠,聆听他舍我其谁的改革决心,目睹他创新务实的生动实践——
解放思想——
有开放的思想才会有积极的行动,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
思想决定出路,解放思想的程度有多深,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
2016年5月9日,刘明忠初到齐齐哈尔,出任中国一重董事长、党委书记。此前,董事长职务已空缺将近一年。
刘明忠的到任,一重员工开始并不在意。大家都说,“一重就是重,谁也推不动”,“你再有能力,你就一个人,还能咋样?”
由于“思想观念保守、市场意识不足、竞争意识较弱,发展活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2014至2016连续3年亏损,一重发展步履维艰。
刘明忠清晰地记得,当时,一重职工11000多人,管理人员占1/3,辅助生产人员占1/3,一线人员不足1/3。机构臃肿,负担沉重。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产品交货屡屡延迟,合同订单持续萎缩,一时间人心惶惶,大家都在想一个问题,一重要“黄了”,一重还有希望吗?
2016年下半年,刘明忠带领的新领导班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作风”。
刘明忠说,把“变”字贯穿解放思想和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以思想之“变”引领行为之“变”、以行为之“变”撬动发展之“变”。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不解放,就看不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找不准改革突破的方向,拿不出创造性的工作举措。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坚定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改变、作风大改变,做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于是,一系列调研讨论纷纷展开,管理层、劳模、营销、技术、离退休代表汇聚一堂。座谈会以问题为导向,打开干部职工的心结。通过一线调研、听取基层声音,第一时间把解放思想从认识层面向实践层面推进,让干部职工看到变化。
一重铸锻钢事业部锻造项目负责人刘伯鸣告诉记者,起初,座谈会上,大家都唱赞歌,刘董事长却说,我不要听这些,我想了解问题。于是他大着胆子提了关于铸锻钢事业部生产现场环境治理的问题。没想到下午董事长就召开了现场会,要求一个月内必须解决问题。27年没有解决的老问题,20天整改完成。“董事长言出必行,让我们心悦诚服。”
刘明忠说,思想彰显人的本质,解放思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开关。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思想的指引。有开放的思想才会有积极的行动,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
改革创新——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全面推进改革创新,以改促变、以变促通、以通促活,充分激发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改革,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
在刘明忠看来,一重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只有改革创新才能让这样一家关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大型央企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清醒的判断、坚定的态度、果敢的抉择,无不基于对企业发展脉搏的准确把握。
“我们紧紧抓住改革中三项制度改革这一‘牛鼻子’,针对顽疾真下猛药,动真碰硬,真刀真枪地‘改’,全面落实‘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机制,实现‘一子落,满盘活’,使企业发展活力动力得到了有效激发。”刘明忠说。
一重集团公司组织部部长张百忠说,2016年5月,刘明忠董事长就职一重,最大的改革就是机构瘦身健体,全员竞聘上岗。
周金波,原财务部部长助理,虽然在改革中落选,却并没有任何沮丧。他说,集团采取“5+2”公开竞聘模式,一共7名评委,外部评委5人、内部评委2人,公开公平公正。虽被选下去了,但是我服气。收入受了影响,但是平台更大了,个人的发展前景更广阔。
张百忠说,公司专门建了评委库,内部评委都是随机抽取。外部评委或是央企、主管部门领导,或是独立董事、咨询机构人员。考试题目紧紧结合一重的经营情况,基本杜绝了作弊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健体”使一些人走上了领导岗位。
刘伯鸣正是通过市场化选聘担任铸锻钢事业部锻造项目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攻克了诸多超大、超难锻件及核电高端产品锻造工艺难关,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我国在超大锻件制造领域赢得了国际话语权。
刘明忠说,改革后,管理部门由19个精简至11个;撤销全部总部职能部门业务科室69个,中层以上干部由320人减至192人,在岗职工平均年龄降至38岁,管理人员减至6.5%,人力资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对各单位负责人经营业绩和绩效进行考核和刚性兑现,发挥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强激励、硬约束”。并首次将职工收入增长目标纳入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和年度发展目标中,打破了“大锅饭”、平均主义以及论资排辈的长期束缚,有效发挥了薪酬分配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全面推行“两个合同”制度,以劳动合同解决身份问题,以岗位合同解决进出问题,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一重考察调研时强调,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刘明忠说,近年来,一重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努力抢占技术制高点、掌握行业话语权,切实为国家解决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问题,把企业的技术、装备、制造及人才优势转化为国家的竞争力和全球产业话语权。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将党建贯穿到一重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成功开辟出一条具有一重特色的党建道路
在一重,党建不是空洞的说教。每名党员,在整齐的蓝色工装上,都佩戴着党徽。这可不是做做样子,而是要每个人时刻记着自己是党员。那枚党徽在每名党员的心里熠熠生辉。
刘明忠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重党委扎实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性提出“一个思路、一个规划、两个体系”的党建工作框架,即创建符合企业实际的“发挥两个作用、坚持三个保证、开展五创工程、建立五大体系、实现一个目标”的“23551”党建工作总体思路;制定覆盖政治、思想、干部、组织、作风、纪律、制度七大建设的党建工作“十三五”规划。
通过“7:50十分钟学习会”、“政治学习上机床”“十分钟车间党课”等学习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领会公司党委一系列安排部署,积极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作风”大讨论活动,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艰苦奋斗、攻坚克难,进一步深刻认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是做强做优做大中国一重的迫切需要。
与此同时,新建大型职工食堂,翻建职工电影院、文化宫、体育场“三大场馆”,修缮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一重人才公寓“两大场所”,不断暖人心、聚人心。
“原来食堂是一个废弃的仓库。职工都是带饭上班,大冬天的,冻了一上午,饭早就凉了。刘明忠董事长来后,公司把这个仓库进行装修,同时引入国内知名快餐企业,方便职工吃饭。”中国一重社会服务中心副总经理丁启春说,食堂大厅可以集中容纳1500人同时用餐,公司为每名职工每月补助210元,午饭基本就不用花钱了。
如今,在刘明忠的带领下,一重扭转了连续3年亏损的不利局面。将解放思想进行到底、改革创新进行到底、从严治党进行到底,刘明忠为“老字号”新生赋能,谱写不忘初心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