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8日讯 (记者 马悦)8月18日,黑龙江嘉荫白垩纪生物群及K-Pg界线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嘉荫化石保护论坛开幕式在嘉荫举行。


来自美、英、德、法、俄、比、罗、日、朝、韩、蒙、泰、印度、吉尔吉斯、巴西及中国等16国约180名专家及代表齐聚嘉荫,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如何加强黑龙江嘉荫的化石保护和地质文化旅游开发工作。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对推动我国地学研究、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嘉荫乃至黑龙江省的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等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据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等项目支持下,近年来以我国地质古生物学家孙革教授率领的国际科研队在嘉荫发现了我国首个具有确凿证据的白垩系-古近系界线(K-Pg界线)、嘉荫的K-Pg界线点已被国际上列入全世界105个K-Pg界线候选点之一,此项研究成果对深入了解距今6600万年前、中生代与新生代之交时期的地球与生物演化、建立我国白垩系-古近系界线标准等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如何将嘉荫恐龙及K-Pg界线等科研成果转化为科学普及与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嘉荫地方经济发展,也将是本次国际会议研讨的一个重要主题。与会专家表示,嘉荫的恐龙及其相关地学研究成果在我国独特、具有高水平学术支撑,其知识性和趣味性等将为黑龙江省乃至国内外广大旅游者、特别是青少年提供特有的“文化大餐”和旅游享受。嘉荫的地质旅游资源十分丰厚,文化旅游前景十分广阔。本次国际会议不仅是我国近年来国际地学学术交流的一次重要会议,也将是黑龙江省首次开展有关地质文化旅游开发的一次国际盛会。

据了解,本次大会将举行15个大会主题报告、10个大会报告,还邀请嘉荫县委及县政府主要领导做有关嘉荫化石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的专题报告。会议将包括4个单元的学术研讨及1天的野外考察。大会已收到专家代表的50篇论文摘要、15个论文展示墙报。来自国内外数十位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及众多的文化创意公司的代表等也专程赶来参加会议。
据了解,本次国际大会是由中国古生物学会、自然资源部东北亚古生物重点实验室(沈阳师范大学)及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联合主办、中共嘉荫县委和嘉荫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会议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黑龙江省及东北亚地区距今6600万年前以恐龙为代表的白垩纪生物群及恐龙灭绝的界线(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也称K-Pg界线)、宣传我国近年来在黑龙江嘉荫及其邻区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