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6日讯 为了让铁力区域内的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周到细致的医疗保障服务,近年来,铁力市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促进乡镇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构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网格布局,确保全市各村屯的患者都能享有周到的医疗服务。
近日,记者在该市双丰镇卫生院见到了前来这里为患者诊治的铁力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牛艳波。听说市医院的专家来这里出诊,双丰镇有问诊需要的居民都赶来咨询,平时到市医院才能见到的专家大夫,如今在家门口就能面对面看诊,让居民们非常欣喜。
“特别高兴,牛大夫这么远到双丰来,我们患者不用去铁力啦,上家门口来给患者治病,我们患者都特别欢迎,特别高兴。”双丰镇居民周敏说。
铁力市医疗服务共同体从2018年5月挂牌到2019年9月成立医共体党委,再到现在的平稳运行,共经历了两年多的建设过程。通过县乡村、人财物的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资源的有机整合,通过远程会诊、人才流动、“下午医院”等形式,将优势资源下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就诊平台,逐步实现合理的双向转诊、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实现国家卫健委医防融合、医养结合的医改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整合全市医疗资源,提升乡镇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开展“名医下沉”和“下午医院”,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以卫生院的收费标准享受县级医院专家级的医疗服务,逐步实现医共体内诊疗同质化。2019年,牵头医院共派驻专家121人次,诊疗服务1288人次。
“我们定期抽出单位骨干对双丰镇有疑难的问题进行帮扶,对他们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会诊的渠道让患者少走弯路,小病在乡镇卫生院就解决了,大病到市级医院进行治疗,实行了双向转诊,让患者省时省力,医保资金也得到了节省。”铁力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牛艳波介绍。
几年来,铁力市投资1300万元对全市76个村卫生所和5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改造,目前,全市各村卫生所和卫生室的房屋要求和设备要求已全部达到国家级村卫生所建设标准,村民看病就医更方便。
“我们村里看病可方便了,大夫在村里随时叫,随时到,有病打电话叫就来,我们需要什么药他这要是没有,就到医院给我们开出来。”双丰镇东方红村村民王淑华说。
铁力市医共体运营以来,以“让群众不得病、少生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为目标,依据各乡镇医疗机构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发展方向并实施个性化管理,全方位推动铁力市医共体建设健康发展。“医共体建立以来,双丰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患者就诊率也大幅增加,2018年患者就诊率30%,现在就诊率达90%以上。”双丰镇卫生院院长康士剑说。
经过几年的实践,铁力市医共体建设硕果累累。2019年8月,省卫健委将铁力市列为黑龙江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15个市县之一。2020年9月5日,在第四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系列评选活动中,铁力市医共体荣获“医共体建设领先奖”,成为全国县域19家获奖的医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