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7日讯(王安政 记者 赵红星)10月17日,牡丹江穆棱市公安局八面通第一派出所民警在“警民服务群”内接到辖区群众潘某求助,称其想要在网上贷款,找到一个名叫“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贷款公司,在与其业务员聊天时,业务员提供了该公司的资质、营业执照等证件,并通过话术取得了潘某的信任。

潘某按照办理流程向该公司提供了其本人手持身份证、银行卡的照片。准备贷款时,贷款公司表示潘某需要打一笔9000元的认证金,并威胁称如果不打认证金,就将潘某的“违规行为”提交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这时,潘先生想到“警民服务群”内转发的防诈骗宣传信息,便对此事产生了质疑,果断联系辖区民警。民警告知潘先生这是典型的网络贷款诈骗,让其终止了此次网络贷款行为,并告知其处理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潘某对民警的帮助表示感谢。
截至目前,穆棱市公安局通过“警民服务群”和“金钟罩”反诈小程序,成功预防阻止刷单、交友、网络贷款、冒充公检法等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3起,进一步提高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获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警方提示:
一、未贷款先交费不法分子会提供公司资质、工作人员证件等各类证明取得受害者的信任,接下来以各种理由,收取借款人相关费用,当借款人询问贷款时,再以各种理由推脱,而后逃之夭夭。
二、费尽心思套信息那些在网上“跳”出来的具有诱人条件的贷款广告,如“零门框”“只用身份证就可以贷款”“小额贷款有回扣”等等,其目的往往是盗取受害者个人信息。
三、谎报各种身份注销贷款违法分子们会谎报其为某知名APP的工作人员,提醒你及时注销贷款账户,然后骗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