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连日来,媒体关于《春节庙会快回来》的连续报道在读者网友专家中引发强烈反响。哈尔滨市道外区委区政府表态,在明年春节期间将与媒体联办春节庙会,地点或在中华巴洛克街区或在道台府。好消息传来,引来冰城读者和网友一片叫好声,他们纷纷表示,哈尔滨的春节庙会要突出黑土文化、欧陆风情和民俗特点,要让老百姓乐起来、闹起来。
市民热盼:
有了庙会明年春节更热闹
12日,几年前从哈尔滨到沈阳定居的王月兰女士回哈探亲,电话中她对记者说:“哈尔滨的春节太冷清了,市民除了看冰灯雪雕,没有其他方式休闲娱乐。相比之下,沈阳的春节庙会每年都办得有声有色,热热闹闹。”16日,本报刊发了哈市明年要办春节庙会的消息后,仍在哈市的王月兰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兴奋地说:“没想到哈尔滨也要有自己的庙会了,太好了!明年过年我一定要和爱人回哈尔滨看看春节庙会与沈阳的有什么不同。”
哈市汇文(书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白云鹏说,去年正月初六他应朋友的邀请到北京看了春节庙会,让他印象深刻。明年哈市办春节庙会,他一定也请朋友来哈尔滨看看。
“春节庙会的举办丰富了旅游资源,作为旅行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哈市除了冰雪资源之外,又多了一个旅游亮点。”哈市雪之旅旅行社经理陈伟志接受采访时表示。
很多市民通过打电话和在生活知道网留言表达了兴奋喜悦之情,他们非常期待明年的春节庙会,“有了庙会无需春晚,明年春节哈市一定会更热闹。原来的大院文化和胡同文化也有了新的载体。”
民俗学者建议:
庙会应以大众民俗娱乐为主
哈市民俗学者李长海认为,老道外是哈尔滨的城市根脉,凝聚着百年历史文化,积淀了整个城市的人文特色。这里有最具特色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有哈尔滨最多的老字号和小吃,有东北三省现存的唯一的皮影戏剧团,有纸葫芦等民间工艺和一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其民俗文化是老城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因此,庙会的内容应以民俗为主。”
“关东文化也是一大亮点。”李长海说,道外区最早的居民多来自山东和河北等地,他们也将中原的很多文化带到了哈尔滨,“另外,传统的大众娱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扭秧歌、跑旱船、捏泥人等。”李长海表示,庙会只是一个称谓和概念,重要的是如何能让市民在春节期间乐起来、闹起来。
此外,我省知名视觉艺术家、北方民艺精品馆馆长刘恒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哈市的春节庙会内容形式应复古迎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集大众民俗娱乐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关东文化为一体,这样才能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