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马长友清掏公厕十八年
2011-11-29 13:56:15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孟庆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鸡西11月29日讯 有一种职业,它情牵千家万户,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有一种职业,它连接街头巷尾,实现梦与梦的沟通。它就是市优秀城市美容师、环卫局垃圾处理厂清掏工马长友为之奋斗18年的公厕清掏工作。

  公厕掏粪工是环卫工作中最苦、最脏、最累的岗位。1993年,马长友从部队复员来到市环卫局当上了清掏工。从生龙活虎的部队生活到苦脏累的清掏工,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但是经历过部队锤炼的马长友转念一想“市民需要我,我就是一个兵,公厕就是我的战场。”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很快融入了艰苦的清掏工作。

  刚开始清掏作业时,马长友每天要抬起、安放近200斤重的吸粪管30多次,对臂力是一个严格要求。作业时吸粪管强大的抽力经常带着马长友站不稳脚跟,蓄粪池底沼气、氨气、一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一经搅拌全部翻涌上来,熏得他眼冒金星、头昏脑涨,一连几天吃不下饭。有时20多厘米的粪管被垃圾污物堵塞时,马长友就用手或钩子一点点地抠,经常溅得他一身粪水,这是马长友工作的真实写照。

  市区公厕改造前,区域广、数量多、问题大、环境差。马长友负责的20多座公厕全部在平房区内,狭窄的巷道吸粪车无法进入,马长友就一勺勺地装满粪桶,再拎到粪车里。遇上大雨天,为了避免低洼处的粪水外溢,他就穿上靴子,在雨水中清掏。在寒冷的冬季,他则在厕所边上垒起围堰,以便居民倒入脏水。春节期间,当人们都在欢度年节时,他却是最忙的时候,每天清刨拉运的冰包围堰达20多吨,强体力的劳动,把马长友的手和胳膊累肿了,但看到居民能够安心如厕,他的心里欣慰而又踏实。

  多年的清掏工作,使马长友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他与服务区域都建立了联系电话,以便突发情况及时处理。去年7月份,一场暴雨过后,按市里防洪统一部署,晚上8点马长友和其他几名同志淌水赶到人友桥底受淹部位进行抽排污水工作,与此同时接到居民电话,跃进、两西、南岗等多处小公厕泡在污水中,粪便四溢。他们3台车组7个人轮流到人友桥和受淹公厕清掏打捞,整整65个小时,期间只吃了5顿饭。由于过度紧张高强度作业,他的双手双脚长时间接触污水,感染肿起来没有了知觉。当看到人友桥污水清晰见底和公厕内污水恢复到标准时,他们都累得瘫倒在车里。

  2009年9月27日,市环卫局接收了立新矿17座公厕的管理工作,这些十几年无人管理的公厕,有的公厕周围垃圾如山,有的厕体长出歪脖子树,有的粪池干成一个厚厚的硬壳,整个矿区较好的只有4、5座。为抢在“十一”国庆节前,让矿区居民舒心入厕,他们在站长的带领下,投入了紧张的清掏会战工作,清理了厕周垃圾,拔除荒草树木。面对坚硬的粪壳,用铁镐刨不动,机械清掏更是无从下手,马长友就跪在硬壳上一寸寸地凿,直到凿出吸粪管能伸进去的尺寸,注入清水搅拌后清掏。三天时间,他们起早贪黑,人工刨清粪便污水95吨,清理拉运厕周垃圾38吨,维修40余处厕体,7座旱厕粉刷、油饰一新,他们的艰辛劳动受到矿区居民的一致赞扬。

  18年的环卫生涯中,马长友就是这样,以军人的状态挑战工作中遇到的艰难,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身上温暖的橙黄色。

责任编辑:侯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