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党员创先争优 居民生活无忧
2012-02-20 07:33:1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党员孙秀华的带领下,楼道整饰一新。

  黑龙江日报2月20日讯 “铃”、“铃”……熟悉的铃声响起,正吃早饭的王玉敏立刻放下筷子,顾不上搭件外衣,便向住在五楼的邻居王士芹家跑去。楼梯比较陡,跑了三层,王玉敏两腿酸软,毕竟也是将近60岁的人了。看到王士芹没事,她一颗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

  王玉敏是哈尔滨市抚顺社区一名退休党员,五年来一直照顾患病多年的独居老人王士芹。为了方便照顾,抚顺社区给两家装上了爱心门铃。五年来,交费、买药这些大事小情,王士芹只要一按门铃,王玉敏就会马上赶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哈市道里区抚顺社区,像这样的爱心门铃已安了20多个,而这只是抚顺社区通过打造功能型党支部、贴心服务社区居民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省委书记吉炳轩先后两次深入抚顺社区调研。他指出,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要突出“五个一”:有一个好的班子、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内容、有一条有效的工作方法、有一批好的典型。按照吉书记的指示,抚顺社区创新服务载体,先后成立了服务、文化、敬老、环保等14个功能型党支部,党员设岗定责,党组织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清一色明黄的楼梯,粉刷一新的扶手,惟妙惟肖的壁画……这不是高档社区的居民楼,而是地德里小区406号5单元的楼道,你很难想象这是一栋有20多年历史的老旧居民楼,而这优美的环境要归功于楼内居民——退休党员孙秀华。看到楼道内垃圾成堆,孙秀华很是着急。她自费买来油漆粉刷楼梯和扶手,由于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她就坐在地上,一点儿一点儿地刷。她的举动感动了楼内居民,大家纷纷参与粉刷和管理楼道。如今,地德里小区406号5单元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党员楼道。如今,在抚顺社区,这样的楼道有了几十个。

  夏文茂,安祥社区党委副书记,同时也是“网格长”之一。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夏文茂忙得不亦乐乎。“过去,社区干部的职责都是按‘条’划分,有的管民政,有的管计生,有的管卫生,而下到‘格’里之后,不仅‘条’上的事得管,‘格’里的事也得管。网格就好比是自己家的责任田,事无巨细,样样都得管。”夏文茂说。据了解,在争先创优活动中,抚顺社区创新推行了“一格两会五员”模式,以院落为单位,划分13个网格,每300至500户居民纳入到一个网格中,网格内党员设岗定责,担任党建联络员、信息传递员、卫生监督员、安全稳定员、纪检监督员。采取走访恳谈、上门访谈等形式,保证了居民问题不落地。截至目前,答疑解惑5000余个,解决难事烦事2500余件次,社区党建渗透力进一步提升。

  “有了社区党委的帮扶,我们一家三口越来越有奔头。”杨双红告诉记者,她和爱人双双下岗,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社区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安排她参加免费创业培训,同时帮助她申请小额贷款,“有了这10万元的小额贷款,我开起了汽车轮胎打气店,下一步我打算扩大规模,帮扶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打造功能型党支部过程中,抚顺社区不断创新载体,像杨双红参加的免费创业培训,抚顺社区已举办百余期,培训失业人员400余人,帮助112名下岗职工实现创业就业。

  同时,抚顺社区党委推行无假日社区工作模式,完善个性化、菜单式服务项目等现代化社区服务方式,321名在职党员节假日轮值担任值班书记,11名社区工作者成为样样精通的全能主任。开展党员十送、安装百个爱心门铃、播放百部爱国电影等活动,与辖区居民的心贴得越来越紧。

  为给功能型党组织注入新动力,抚顺社区党委不断完善共建、绩效考评、典型示范等机制,每年年初,社区党委为使党务工作透明,通过上墙、意见箱、网络等多种形式公开,年底党员和居民代表对其进行点评。去年年底,抚顺社区就创先争优活动和承诺事项,对所属支部、党员进行评议和点评,达到了党员民主评议100%,优秀率100%。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