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大美大爱”龙江精神刍议——有感于张丽莉的英雄事迹
2012-06-21 12:27:2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大美大爱”龙江精神刍议——有感于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

  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德育与青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杨威

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德育与青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威。东北网记者 李倩 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可谓感动龙江、感动中国。在向这位道德楷模学习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人都被她的“大美大爱”精神所打动。张丽莉老师作为一位平民英雄,她是龙江大地道德生活领域中绽放的一朵美丽芬芳的人格之花,也是当前“大美大爱”龙江精神的践行者和先进典范。她用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和博大情怀再次凸显和印证了师德精神的伟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张丽莉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高尚师德谱写出一曲不平凡的人生乐章。

  一、“大美大爱”龙江精神的内涵

  “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是我们对以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等的凝练和总结。我认为,这一概括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性格以及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它赋予了优秀龙江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龙江人一向以大工业、大油田等引以为自豪;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以国内少有的大森林、大平原、大湿地、大界江等自然景观吸引和广纳四海宾朋。然而,相比之下,从自然、人文景观之美进一步上升到“大美大爱”的人格境界之美,这种博大、豪迈的道德情怀更能从文化内涵上彰显龙江人及龙江社会的人文底蕴。

  “大美”主要表现为至真,唯有至真、至纯、至深的道德境界之“美”方能称之为“大美”。“大美”贵在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其间来不得半点虚伪。“大美”之美,展现的是至真的人性之美、灵魂之美,发挥到极致便是儒家所阐发的全德之“仁”。“大美”之美,美在真实、美在真诚,因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由此观之,“大美”至真,它能够使人与社会做到“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在张丽莉老师面对生死考验、需要她挺身而出之际,她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勇于担当,情之真、意之切、爱之深。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了“大美”之真谛,用英雄的壮举演绎了人间之真情。

  “大爱”则主要表现为至善,唯有至善、至高、至远的人格境界之“爱”方能称之为“大爱”。“大爱”贵在胸怀广博、境界高远、义薄云天,大爱无言、大爱无疆,关键时刻甚至可以使人做到“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因此,“大爱”至善,它能够砥砺德行,使人成为重义之人,即能够像孔子所说的君子那样,做到“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正是这种至善大爱使得张丽莉老师对学生做出了感天动地的大义之举。

  古人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说卦》),其实立国之道亦然。大美之仁,大爱之义,可谓至真至善。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体个人,无不因“大美”方能“大爱”。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大美”是“大爱”的前提和基础。同样,“大爱”又因“大美”而存之久远、熠熠生辉。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爱”是“大美”的应然状态和最终归宿。

  二、弘扬“大美大爱”龙江精神的现实意义

  当前,龙江社会的整体环境及所处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大美大爱”龙江精神的提出恰逢其时。在贯彻落实我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以“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软实力业已成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作为一种不竭的内生动力之源,能够引领龙江3800万人民进一步凝聚力量、奋发图强,激发他们“创业、创新、创优”的热情,以切实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激励龙江儿女谱写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概括而言,现阶段学习和宣传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进而弘扬“大美大爱”龙江精神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在上述宏观背景下,张丽莉老师作为“大美大爱”龙江精神的践行者,她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力量便具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其正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于加强我省的公民道德建设,引领龙江人民崇义尚德、积极向善,进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二,张丽莉老师作为龙江“大美大爱”的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她的崇高精神、广泛传播其善行义举,对于树立和展现新世纪黑龙江人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三,张丽莉老师关爱学生的点滴事例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正在通过其“大美大爱”精神的辐射力在龙江大地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这对于协调、改善当前社会的人伦关系,形成弘扬道德新风的良好氛围,继而构建和谐龙江社会,亦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三、“大美大爱”龙江精神与公民道德建设

  弘扬“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是我省进行公民道德建设,乃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弘扬“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有助于加强我省的公民道德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境界。

  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龙江社会公民道德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不断进步的,主要表现在道德观念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社会道德风尚也一直处在不断改善之中。当前,公民道德的主旋律是昂扬向上的,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爱心帮扶、见义勇为等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始终代表和占据着龙江社会的主流。但与此观点相反,一些人则悲观地认为,社会道德出现了整体“滑坡”,甚至已经“探底”。对此,我们不敢苟同,并认为“道德滑坡论”所举的例证只是被媒体炒作和放大后的个别现象,并不具有社会普遍性和说服力。实质上,所谓的“道德滑坡”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或因果关系。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作为个案的诸如见死不救、公共食品安全等某些方面的不道德事件,近年来在电视、互联网和平面媒体中多有曝光,这足以给我们以警示——当下确实已经到了要通过弘扬“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借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时候了。在这个亟需高尚道德引领和道德力量支撑的时代,张丽莉老师以其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大美大爱”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她连同龙江社会涌现出的其他道德楷模一样,共同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标杆及其坚定的护卫者。

  一般而言,树立道德楷模乃是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和主要途径。在一个社会中,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龙江人像张丽莉老师一样“坚守良知”,守望道德高地,使得“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并由此共同创造和谐的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结语

  大美至真,大爱至善。张丽莉老师作为龙江人的时代英雄,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优秀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她的高尚精神能够传递给龙江人民以道德的“正能量”,她所代表的“大美大爱”精神也必将感染和引导龙江人不断进行积极的道德实践,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完善自身的公民道德品格。

  总之,在张丽莉老师高尚情操的引领下,我们要通过大力弘扬“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不断激发和凝聚龙江人的精神力量,从而为龙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之源。愿大美大爱之光照亮龙江大地,愿大情大义之举永驻美好人间!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