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宇
当前我省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期、有 利发展机遇期和大有作为窗口期。“三期交汇”的基本判断告诉我们,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顺应时代大势,把握难 得历史机遇,充分释放优势潜力,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是摆在全省上下的历史性课题。
一、坚定走体制机制同市 场 完全对接、产业创新扩量升级、充满内在动力活力的创新发展之路。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是推动我省全面振兴发展的关键动 力。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为我省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才能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推动 美丽龙江建设。目前主要有“两大症结”制约我省振兴发展。一是“一早一晚”的矛盾:我省进入计划经济最早、推出计划经济最晚;二是“不高不活”的问题:市 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不活。要突破我省经济发展瓶颈制约,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 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实现“两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必须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以创新引领转方式调 结构,积极鼓励创新创业,为“双创”“清障搭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创新平台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通科 技成果转化通道;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四链对接”。
二、坚持走空间布局优化、区域统筹 协 调、城乡一体发展、两个文明同步推进的协调发展之路。坚持协调发展,应重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一是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合理界定功能分区,打造发展平台载体,构建科学高效的空间布局体系, 把哈尔滨打造成东北亚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和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二是促进资源城市转型。创新实施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煤城、油 城、林区加快转型,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三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县(市)与垦区、林区、矿区融合发展,促进县城扩容升级提质,培育壮大立县特色主导 产业,推进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哈牡、哈佳、牡佳快速铁路,推进沿边铁路建设,建成和打造哈尔滨城市圈环线公路、沿边高等级 公路走廊,基本建成“三江连通”骨干工程。
三、坚持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整体生态化优势充分释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坚 持绿色发展,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打造“两座金山银山”,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做出 新贡献。一是构建现代林业经济体系。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森林食品、林木产品等精深加工,构建现代林业经济新体系。二是优 化整合生态冰雪资源。建设全国一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养老基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化冰雪资源资产,打造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冰雪人 才培养高地、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和冰雪赛事承办基地,建设冰雪经济强省。三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节约集约土地利用,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落实“河长 制”,保护重点林区、重点湿地和界江界河,争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四、坚持走以国际经贸大通道为依托、区域合作为基础、对俄合作为 重 点的全方位开放发展之路。开放发展是我省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外在支撑。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奉行互利 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一是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对外开放合作平台。三是发展外向型国际化企业。四是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合 作。五是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发展。
五、坚持走基本民生有效保障、小康民生全面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共享发展之路。共享发展注 重 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一是打赢脱贫 攻坚战役。实施脱贫攻坚行动,加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特困地区、特困人群重点扶贫、集中攻坚,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二是完善居民居住条 件。推动城市棚改向非集中连片棚户区、城市危房和城中村改造延伸,完成现有存量棚户区和农村泥草(危)房改造任务。三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四是深化分配制 度改革。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六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七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八是推进健康龙江建设。九是坚持计划生育国策。十是发展体育事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