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理论文章
搜 索
凝聚起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 省城理论界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座谈发言摘编
2017-05-11 08:15: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强化思想引领汇聚振兴发展正能量

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高原丽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振兴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总结了过去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描绘我省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必须强化思想引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激发全省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定信心。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用科学理论武装,是我们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使命的根本保证。要不断深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特别是要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切实提高我省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思维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措施办法、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着重提高党员干部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做到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历史思维明方向、以辩证思维解忧难、以创新思维增活力、以底线思维定边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汇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坐标,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稳定器”,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形成广泛共识,才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策法规制度,在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时,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良好法治环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找准情感的共鸣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亲和力,切中利益的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传承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要挖掘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深厚内涵,弘扬其时代价值,努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强根固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维护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明、文化观念之间的相互碰撞也愈发激烈。从国内看,随着市场化进程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价值追求,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发生剧烈变化,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着眼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尖锐性,切实加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以正确舆论导向凝聚发展力量。我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有利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要讲清楚我省肩负的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要讲清楚中央针对我省的重大政策措施,讲清楚我省独特的资源禀赋、雄厚的工业基础、优良的生态环境、后发优势凸显等发展优势和潜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抢抓机遇意识。要讲清楚我省在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民主法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用振兴发展的最新成果坚定信心。要讲清楚今后五年我省的奋斗目标,明确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的具体要求,用振兴发展的美好愿景鼓舞干劲。同时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宣传展示我省在改革发展新成就,对外推介我省产业优势和重大发展战略,宣传我省特色资源,着力展示我省良好形象,不断提升省外、海外对龙江的关注度,做到讲好龙江故事、传播龙江声音、树立龙江形象。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