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讲述校训故事 涵育核心价值】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工至善 追强国之路
2017-05-21 06:09: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5月21日讯(记者 杨帆)“当年军工圣殿,今日精英摇篮。流云间青檐碧瓦,回首处栋梁参天。脚踏白山黑土,胸怀万里海天。成长在军号声中,求知在松花江畔……”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歌仿佛诉说它的过去和现在的求索,“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成为激励一代代工程人在追求真理、探索世界道路上的座右铭。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训。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大将任军事工程学院首任政委兼院长,毛泽东主席为学院的成立颁发了训词。学院按军兵种设立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程兵工程系五个系。1961年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2005年1月13日,经教代会常设主席团全体会议讨论并一致通过,哈尔滨工程大学校训“大工至善,大学至真”正式确定。“大工至善,大学至真”嵌有“工学”二字,这两个字是毛泽东主席给哈军工训词中的主要关键词。校训仿“大道至简”、“大医至爱”的句式结构。“工”意为工程、工作,可引申为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学”意为学问、学习,可引申为认识世界的一切活动。“真”引申为真理、真谛,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善”是“好”、“办好”的意思。“至善”是“最好”的境界,不只是满足于较好、更好,而努力达到最好、第一流。

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

  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代代哈工程人从未停歇,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德森从1977年考入我校水声工程系初识水声,到其团队的矢量水听器技术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他1982年留校任教初登杏坛,到其培养的60余名硕博生学有所成、所带团队获教育部嘉奖,数十年来,杨德森扎根在聚集国内水声技术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最优质资源的高校,始终立足水声工程学科,不懈追求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水声事业,执着于探寻水声的力量。他见证了从我校走出去的人才占据了我国水声科研的大半壁江山,见证了我校立足特色、谋海济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发展步伐。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彭佳丽

【专题】校训 讲述校训故事 涵育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