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9日讯(王甦 杨敬慧 记者 杜筱)近日,一位来自双城区的小患儿申请了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医疗救助金,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接受了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治疗。
黑龙江省双城市某乡村民吴某9岁的儿子出生时即被诊断为一种罕见的疾病--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无法正常生活、行走,家里东挪西凑花费了20多万元到多家医院求医无果,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再给孩子看病。日前,为了孩子能正常行走吴某又带着患病的孩子来到哈市五院小儿骨科就诊。主任赵宁了解到他家是贫困户时,建议吴某申请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申请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医疗救助金。依照申请程序,吴某家的情况符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申请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医疗救助金的要求,使患儿了得到相应的治疗。
据了解,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是为减少先天性结构畸形所致残疾,减轻贫困患儿家庭医疗负担,促进先天结构畸形早诊断、早治疗而设立的。哈市五院以突出的骨科救治优势成为全省9家定点医疗机构,承担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包括髋先天性畸形、马蹄内翻足、脊柱先天性变形、手先天性变形、膝先天性变形、多指(趾)、并指(趾)、膝先天性畸形、脊柱及骨性胸廓先天性畸形、骨软骨发育不良伴有管状骨和脊柱发育缺陷等肌肉骨骼先天畸形疾病的治疗。承担此项目的科室为手外科分院、小儿骨科、脊柱外科和运动医学科。
哪些人能得到救助?
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临床诊断患有精神系统先天性畸形、消化系统先天性畸形、泌尿系统及生殖器官先天性畸形、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五官严重先天性结构畸形6类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
2.年龄18周岁以下(含18周岁)。
3.家庭经济困难,能够提供低保证、低收入证、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或村(居)委会等开具的贫困证明。
4.在项目定点医疗机构因上述6类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接受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
5.医疗费用自付部分超过3000元(含3000元)。
能够获得哪些救助?
对患儿申请救助日期的上一年度1月1日(含)之后,在定点医疗机构的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医疗费用给予补助。项目根据患儿医疗费用报销之后的自付部分,一次性给予3000元-30000元补助。每位患儿具体补助标准如下:
1.自付部分超过3000元(含)、小于4000元的,补助额度为3000元。
2.自付部分超过4000元(含)的,按自付费用的75%予以补助,最高补助额度为30000元(含)。
对同一患儿同一疾病分次申请救助的,或同一患儿不同疾病分别申请救助的,项目只补助一次。
救助项目需走哪些流程?
由患儿的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并提供证明材料,填写申请表。定点医院接收到材料后,按照相应细则对材料进行初审和信息上传,由基金会在官方网站进行复核及公示。通过公示后,基金会向受助患儿拨付相应救助金,并在拨出救助金的10个工作日内对受助患儿监护人进行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