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市159个小区建设标准垃圾分类点 惠及8.6万户居民
2019-07-11 11:05:33 来源:东北网  作者:刘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7月11日讯(记者 刘嘉) 11日,记者从牡丹江市环卫处获悉,今年牡丹江市投资416万元,在159个小区建设标准垃圾分类收集点约1040个,惠及8.6万户城区居民,为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投放提供良好的设施基础。

牡丹江市部分小区垃圾分类宣传图板。图片均由牡丹江市环卫处提供

  今年初,牡丹江市政府出台了《牡丹江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确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法,即:公共区域实行“两分法”(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居民小区实行“三分法”(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实行“四分法”(餐厨废弃物、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

牡丹江市一中教学楼内垃圾分类桶。

  目前,牡丹江市已初步建立了餐厨废弃物独立处置体系,已有300余家餐饮单位和单位食堂的餐厨废弃物率先实现集中清运、无害化处理,自6月1日《牡丹江市餐厨废弃物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全面推行;市区内的医疗机构,实现了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市区主次干道和公园,投放了分类收集箱3100多个;部分新建居民小区设置了“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为规范开展分类奠定了基础;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

牡丹江市医疗垃圾处理设备。

  据介绍,牡丹江市从规范首批34个居民小区分类试点入手,推进强制分类试点工作,年底前覆盖率达到30%以上;推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不断提高分类质量,年底前实现全覆盖;推进医疗机构和中小学校、大专院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年底前实现医疗卫生和教育机构全覆盖;将建立有害垃圾运输、存放、处置链条,严格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合理布设有害垃圾暂存点,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统一运输和处理,严禁将有害垃圾在运输、处置环节混入其他垃圾内;建立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网络和可回收物的管理运营模式,推进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两网融合”,探索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入户直接回收和“互联网+资源回收”新模式,加强对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企业的政策扶持,确保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无缝衔接。

责任编辑:张广义